第133部分
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部分,劍橋中國史:中華民國史(下),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江西地區領導革命鬥爭的歷史資料》。
長征緊接在中央蘇維埃毀滅之後。關於長征的研究專著,有迪克?威爾
遜著《長征,1935 年》及喬治?瓦爾特和胡繼喜(音)著《他們有十萬人(長
徵,1935 年)》。關於長征的中文著作,數量太多以致不能在此提到,可惜
大多是有逸事趣味的回憶錄,不是嚴肅的歷史。全世界對這個史詩般的事件
的戰略和戰術決定、組織和後勤補給所知甚少。而且,全世界對紅軍的組織
訓練、後勤補給、獎懲及其他許多方面也所知甚少。約翰?吉廷斯著《中國
紅軍的任務》和塞繆爾?B.格里菲思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兩書應同兩部中
文書一起閱讀,這兩部中文書是臺北國防部戰史局編《剿匪戰史》六卷和薛
嶽著《剿匪紀實》,內容都詳盡得多。塞繆爾?B.格里菲思的《毛澤東論遊
擊戰》可以同瓦爾特?拉克爾著《游擊戰:歷史的批判的研究》(特別是第
6 章)一起閱讀。
毛澤東的著作及傳記在本提要最後一節加以介紹。關於中國共產黨領導
人的傳記資料浩如煙海,但分散在中文資料中,而英文傳記著作尚失於膚淺。
史沫特萊著《偉大的道路》敘述朱德的生平,韋爾斯在所著《紅色塵土》中
概略地講述了其他若干中國共產黨領袖。
近年,西方學者已在注意研究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社會經濟根源。讓?謝
諾著《中國勞工運動,1919—1927 年》是一部不朽的開拓性專著,接著有彼
得?施蘭著《遊擊經濟》和安格斯?麥克唐納著《農村革命的城市根源》。
最近出版的專著是黃宗智等人的《中國共產黨與農村社會,1927—1934 年》
和詹姆斯?M.波拉切克的《江西蘇區的道德經濟,1928—1934 年》,兩書表
現出中國社會動盪不安問題研究中的一種新趨向。1933、1934 和 1935 年《國
聞週報》刊載了分別由成昌盛、漆琪生和循實撰寫的三組文章,全涉及共產
黨運動的社會經濟方面。
王凡西著《雙山回憶錄》概括地闡明一箇中國共產黨員(託派分子)的
政治社會化和黨的生活。這部回憶錄與盛嶽著《莫斯科中山大學與中國革命:
個人經歷》成為姊妹篇。
1977 年以後,中國歷史學者對黨史的修正著重史實的核實,以及政治事
件和人物,把主要的力量投入編纂和敘述。像唐寶林著《試論陳獨秀與託派
的關係》(《歷史研究》1981 年第 6 期)那樣的解釋性論文罕見。一個新趨
向是把土地革命時期的注意力從江西中央蘇區轉移到其他蘇區,如華中師範
學院黨史學者編的《鄂豫皖蘇區革命史資料選編》第一卷和《川陝革命根據
地歷史文獻選編》兩卷。中國也出版一批關於周恩來、賀龍及其他人,甚至
包括向來不聞名的中國共產黨建立人包惠僧的書籍。這些趨向有助於矯正黨
史史料中的不平衡狀態——除了毛澤東、江西蘇區、第一方面軍外,別的人
也對共產黨運動作出了貢獻。胡華主編的多卷集《中共黨史人物傳》已於 1981
年在西安開始出版,格外值得注意。胡華已修訂他所著《中國革命史講義》
(兩卷),尚無別的新民主革命時期的通史出現,取而代之。這個問題在阿
裡夫?德里克著《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編史學的淵源,1919—1937
年》中得到評述。
5.土地制度
在 20 世紀 20 年代和 30 年代,許多著作論述中國日益惡化的土地狀況。
馬若孟著《中國的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業發展,1890—1949 年》第 2
章對若干這類著作作了評介,並試圖把大多數這類著作分為各種型別。這部
研究專著也含有關於 20 世紀華北農業的內容廣泛的書目。天野元之助著《中
國農業之諸問題》附有 1952 年以前的中國土地狀況研究專著的包羅最豐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