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明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鋪設,攝政長公主,滄海明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草民一家全仰仗公主厚愛和提攜。”梅景耀雙手舉起茶盞,恭敬地笑著。
李鈺笑道:“好說。這事兒辦成之後,父皇必不會忘了你的忠心。”
……
一個月後,晉西梅家的一對高階煤礦勘測工匠帶著傢伙什兒到了郢州,在藉口遊山玩水的靖安王爺的監督下在郢州轉悠了二十幾天,最後在一處荒蕪的鹽鹼地裡安頓了下來。
靖安王給郢州知縣的說法是:本王看中了這片地,要買下來建工廠作坊。這些銀子是給百姓們的補償,以後工坊建起來了,若有人願意來做工,本王給的工錢一定優厚。不過建廠期間,不許任何人滋擾生事,若有不長眼的,可別怪本王爺不講情面。
郢州知縣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入了縣衙的庫房,笑得尖牙不見眼,朝著靖安王爺連連拱手:多謝王爺對郢州的青睞,下官代表郢州百姓給王爺叩頭了。
雲越淡然一笑,霸氣的揮了揮手,郢州知縣就識趣的退了。
被靖安王圈起來的那片鹽鹼地周圍拉起了帳子,帳子足有三四丈高,嚴絲合縫,外邊的人休想看清楚裡面是個什麼情景,只能聽見有隆隆的機器聲,好像是那年旱災時挖井的器械聲。
不過百姓們的好奇心也只是幾天的事情,幾日後,知縣把銀子發放下去,百姓們拿到錢後各自去買良田耕種,誰還在乎這白花花只長野蒿子的鹽鹼地。
……
轉眼進入十月,一夜北風吹過,天氣一下子就冷了許多。
京城,巍巍皇宮,堂皇的紫宸殿內。
皇上靠在軟枕上拼命地咳嗽了一陣子,又從吳貴妃的手裡喝了一口枇杷銀杏葉煮的茶,方漸漸地緩過氣來,嘆道:“天氣越發的冷了,也不知道燕州那邊是什麼狀況。”
吳貴妃忙勸道:“陛下放心,有寧國公夫婦和靖西候在,太子殿下不會有事的。況且,太子身邊還有那十幾個烈鷹衛,一定是周全的。”
“都是些大男人,怎麼可能周全?”皇上無奈的嘆了口氣,又連連搖頭,“況且鐸兒從小嬌生慣養,哪裡受得了西北荒漠那氣候。”
吳貴妃聽了這話也覺得有道理,於是思忖著問:“要不,臣妾挑幾個妥當的宮女送去燕州服侍太子爺?”
“你可別!”皇上失笑,連連擺手,“軍營那是什麼地方?弄幾個宮女過去……像話嗎?”
吳貴妃見狀也忍不住笑了:“臣妾無知,陛下莫怪。”
這邊帝妃二人剛有了笑容,外邊一個小太監便急匆匆的進來,跪地回道:“回陛下,燕州急報!”
“快拿過來!”皇上立刻坐直了身子。
小太監雙手奉上一隻封了火漆的竹筒,吳貴妃忙接過來轉手遞給皇上。皇上拿過手邊的金邊花鏡帶上,接過竹筒匆匆開啟,從裡面取出一張書信展開來看,看了一半就變了臉色,皺著眉頭沉沉的嘆了一口氣,嚷道:“看吧看吧!果然不出我所料!病了吧!病了吧!”
吳貴妃嚇了一跳,忙道:“陛下,是太子爺?”
“不是他還是誰!”皇上把書信拍在炕桌上,著急的說道:“快,叫公主來!把韓嶽也找來!”
吳貴妃忙吩咐跪在地上的小太監:“還不快去公主府請公主進宮?!”
“是!奴才這就去。”小太監忙磕了個頭,轉身跑了出去。
九月裡,李鈺偕同雲啟從蘇州回到京都,最近一段時間他們夫婦二人都在公主府安靜的等著各方訊息,燕州軍隊的集訓以及郢州的礦井和皇家銀行各處的狀況,每天都有十幾二十幾封書信從各地送過來,所以雖然名義上是在府裡修養,實際上也並不清閒。
聽到太子在燕州染病的訊息,李鈺也很著急,當時丟下手上的事情就往外走卻被雲啟一把拉住:“衛長卿乃是名醫之後,衛家人沒有一個不通醫術,太子的病定無大礙,你不必太過擔心。”
李鈺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既然衛家人無不精通醫術,就更不應該有太子染病的書信送到皇宮裡來。”
雲啟一怔,繼而蹙眉道:“難道這其中另有隱情?”
“走吧,進宮再說。”李鈺說著,從旁邊的衣架上拿了斗篷匆匆出門。
皇上的急躁焦慮直到李鈺和雲啟進了紫宸殿才散了兩分。
“父皇,怎麼回事兒?鐸兒怎麼會病了?”李鈺也顧不得請安,上前問道。
皇上把書信遞給李鈺,又擺手讓跪拜下去的雲啟起身,敲著桌子嘆道:“燕州那鬼地方靠著草原沙漠,白天還好,夜裡冷的要死,鐸兒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