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明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禪讓,登基,攝政長公主,滄海明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起想了幾個字,李闖覺得都不太好,便叫了李鈺來詢問。李鈺張口便說了個‘周’字。
李闖問她為何選這個字。李鈺答曰:“想當年周天子分封諸侯享八百年天下,是歷經最久的一個王朝。而且,我還希望母親的在天之靈能夠以此為榮。”最主要的是本姑娘的前世也姓周,做人不能忘本麼。
燕北邙聽了李鈺的話後鼻頭微酸,悄然別過臉去,心想這死丫頭終於做了件正事,也不枉自己這麼多年來對她的悉心教導。
李闖也深覺感慨,當即便拍板定下,自即日起,國號為‘周’,史稱:大周朝。
至於年號,幾個人一致認為李闖算是應天而生,承天之運,所以年號定位‘天承’二字,史稱大周朝開國皇帝為“天承帝”。
國都依然是雲都城,即日起更名為平都。
定完了這三件大事,接下來便是分封的事情。
李闖的原配夫人周氏封嘉元文皇后,李闖又命原豫州知縣楊時昀負責勘察地勢選風水寶地做皇陵,擇吉日開工修建嘉元文皇后墓。
繼室夫人殷氏封嘉德皇后,命韓嶽率兵去東陵,將皇后迎接入帝都。
長女李鈺封公主,前朝廢帝雲越封靖安王。
因為考慮到建國之初,民心不穩,且李鐸年幼,太子之位暫且空懸。
跟著他一起打江山的這些人裡,胡宗瑞最忠心,又是一員武將,李闖便封他為兵部尚書兼九門提督銜,全權負責大周帝都平都城的安全。
原本李闖要封燕北邙為國師參知政事的,燕北邙卻婉言謝絕,甘願領個太傅職銜去上書院教授皇室子女讀書認字。
李闖知道燕北邙的心性,一個太傅的職銜已經束縛住了他,不管他願不願意參知政事,反正有了大事還得去找他,不過是從明處轉到暗處罷了,於是便隨了他的性子。
另外,何玉簡被封為吏部尚書,負責梳理一下當朝官員。有願意繼續留任的自然歡迎,心裡不服氣李闖這個草莽皇帝想要辭官返鄉的也成全。總之戶部尚書這個累死人的差事暫時就落在了何玉簡的頭上。
新帝登基,皇宮內外都要修繕,所以工部尚書也很重要。李闖看了看眼前這些人,最後把這差事放在了楊時昀的身上,反正他也要負責修繕文皇后的陵墓,索性一事不犯二主了。
說起來原來的兩個七品知縣,一躍而至正二品尚書,這世上除了造反之外恐怕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忙活完了這些事情,李闖長長的舒了口氣。
當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定奪——比如內閣成員,比如剩下的禮部,戶部,刑部三部的尚書人選;比如那些前朝王爺又該怎麼應付,是繼續享受王爺俸祿爵位傳承呢,還是該取締或者乾脆把他們貶為庶民?
如此等等,每一件事都關係到社稷穩定江山大計。但這些事情必須一步一步的來,著急是沒用的,於是天承皇帝微笑道:“今晚就到這裡,朕留幾位愛卿用過宵夜再走。”
幾位重臣不敢也不好有異議,便紛紛躬身謝恩。
李闖朝著大殿的角落裡吩咐了一聲,一位身著緋紅色繡芙蓉團花的窈窕女子應聲而入。
李鈺見來人是初夏,便淡淡的冷笑著輕哼了一聲。
上官默回頭看了她一眼,示意她要收斂。她卻扁著嘴巴瞪回去,憑什麼要收斂?
“咦?怎麼是你親自來了?”李闖見著來人很是高興,朝著初夏招手,示意她來自己身邊坐。
初夏朝著李闖盈盈一拜,又朝著燕北邙等人微微低了低頭,方含笑道:“臣妾親手燉了銀耳羹,請陛下常常味道如何。”
說著,她微微轉身從身旁侍女的手裡端過托盤上前去放在龍案上,並朝著燕北邙等人笑道:“這銀耳羹做了不少,請諸位大人們幫個忙,分擔一下。就是有個條件,若是味道不好,請大家包涵些,別擋著陛下的面兒說出來。”說完她又莞爾一笑,給身後的幾個侍女使眼色。
四個隨初夏來的侍女忙把各自手裡的提籃放在一旁,從裡面端出銀耳羹來給每個人奉上一碗。
銀耳蓮子羹燉的不錯,香薷甜軟,入口即化。
只是燕北邙看著這碗羹湯邊覺得堵心,長袖一拂,起身道:“陛下,臣還有點事情,先行告退。”
“好,蒼原你隨意。”李闖雖然做了皇帝,但對燕北邙卻沒有改變。
燕北邙拱了拱手,又朝著眾人點了點頭便灑脫的轉身離去。
初夏看著燕北邙那碗蓮子羹,轉頭悄聲問李闖:“是臣妾惹太傅大人不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