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祖放棄三大衛引起的。長城以北,沒有我方一兵一卒,等於敵人就在窗戶底下。也曾經有人提議恢復大寧衛,屯重兵,東與遼東、西與宣府“聲援相通”,有了這個重要屏障,北京的壓力要小得多。

正如後人所說:“明初邊備,自遼東而大寧、而開平、而宣府、而豐勝、而大同、而寧夏、而甘肅,東西延亙,指臂相依,稱全盛焉。”理想的邊防,就應該是這樣子。可惜,要恢復大寧,起碼要出精兵20萬,而且還要打得好。兵從何來?將又安出?豪氣今又安在?如今的明朝君臣,再不是成祖徵漠北的那一代人了,壓根就只能是說說而已。

當然,俺答也是生不逢時。他沒有老祖宗成吉思汗那麼好的運氣。大明不是大宋,大明說什麼也是一個強國,首都又在北方邊境。成祖的這一決策,倒還沒錯。首都在邊境,邊境的武備相對就強。北京一有警,從各鎮趕來勤王的兵到得也快。俺答縱是兇猛,每次也只能打到北京城下。北京拿不下來,往南也不能再進一步。

到隆慶初年,雙方的強弱開始易位。由於朝廷已調譚綸總督薊遼、保定;王崇古總督宣府、大同、山西;戚繼光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地練兵;北邊的防守稍有復甦。

既有名將鎮守,又有張居正、高拱在上謀劃排程,至隆慶四年,明虜之間的遭遇戰,明軍已是屢有斬獲了。

可是,這片陰雲何時能才能徹底驅散?

世代宿仇,不是輕易可以破解。以明朝目前的國力、兵力與士氣,可能永遠也別想“封狼居胥”了。

可是,張居正的一生,每一步都似乎有天助。隆慶四年九月,一個千年不遇的機會來了!

邊境上突發了一個小小的事件,但是,它猛然間牽動了全域性。

究其原因,是因為一個漂亮女人。歷史為她陡然改變了走向。

事情說破了,卻十分搞笑。原來這是俺答家族裡鬧的一次桃色事件。

俺答的三兒子早年死了,留下一個孤兒叫“把漢那吉”(這名字又沒給好好翻譯)。這個小孫子,是奶奶、也就是俺答的老婆一手帶大的。

把漢那吉長大後,娶了妻比吉。可是他又看中了姑姑的女兒——表妹“三娘子”。想必那三娘子一定是漂亮異常,聰明伶俐,同時又解風情,日後才可能惹出這麼一場大禍來。

把漢那吉心滿意足。但他沒高興多久,一頂鋪天蓋地的綠帽子就把他給扣住了。給他戴綠帽子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爺爺——老俺答。這三娘子是蒙古部落襖爾都司(即今鄂爾多斯)的公主,是俺答的長女所生,按說是俺答的親外孫女。爺爺看上了外孫女,這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但按當時部落的風俗,這沒什麼,而且是兩相情願。完全符合李銀河老師的私情合法“三原則”。

俺答公然娶了三娘子。

當然,這事情未免太離奇,於是也有第二個說法。即,把漢那吉長大後自聘了兔扯金的女兒。俺答卻把他所聘的女孩,許嫁給了鄂爾多斯,這才惹惱了把漢那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俺答看中了自己的外孫女比較像真實的歷史。

被爺爺給搶了老婆,這是奇恥大辱啊,把漢那吉沒去反思自己有什麼問題,把滿腔怒火撒向了爺爺。一賭氣,帶了大老婆比吉和自己奶**丈夫(奶爸),一行8個人,跑到長城邊,在大同鎮的敗胡堡叩關,要投降大明。

把漢那吉聲稱要去大同鎮,指名要見大同巡撫方逢時。

在古代,這叫“降人”。降人到了,大明這邊卻有一陣慌亂。因為就這麼幾個勢單力孤的降人,後面肯定會有大兵來追還,這不是要惹起戰禍?收留還是不收留,眾說不一。

巡撫方逢時不敢擅作主張,立刻轉報宣大總督王崇古。

王崇古十分機敏,憑直覺感到轉機來了。他認為當然可以收留,命方逢時“盛陳兵衛”迎接把漢進關。就這樣,500名盔甲閃亮的漢家騎兵,把這倒黴小夥給迎進了巡撫衙門,當起了貴賓。官府對他們“優給衣食”(估計綢子衣服早就穿壞了),但不許亂走動,等於軟禁了起來。

當時有部將諫阻王崇古:“一個孤豎,何足重輕,不如勿納為是。”王崇古說:“這是奇貨可居,為什麼不收留呢?”

又有部將建議,不如斬首了算了,也挫一挫俺答的氣焰。王崇古堅決反對,說,“一個胡人的小兔崽子,斬之何益?北虜內訌,老天送給了我這個把漢(怎麼不多出幾個三娘子?),正好以此肅清胡塵,說不定這就是停戰的機會!”

張居正沒有看錯人,王崇古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