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部分,華族崛起,辛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鋇牡胤講歡啵�緩冒倉茫��員冉峽嗄鍘�

留美幼童,唐剛好象在哪裡聽說過,連忙敬了幾杯酒,送上幾頂高帽,才從師爺口中得知詳情。原來,留美幼童實際上是華國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清政府自從1840年被英國人用鉅艦大炮開啟國門以後,一直夢想著找回昔日的榮光,國內的有識之士也試著用各種辦法改良社會,讓國家強大起來,派遣留學生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無疑是終南捷徑。

有了這樣的背景,在容閎倡議,曾國藩、李鴻章支援下,清政府從1872年到1875年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批學生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清政府的如意算盤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傳統的前提下,把美國的先進技術學到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幼童們在美國接受的是資產階級的教育,過的是美國式的生活,吃的是漢堡,說的是英語,對於十來歲的孩子來講,非常容易“美國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幼童不願穿中式服裝,經常是一身美式打扮。尤其討厭那根拖在腦後的長辮子,既麻煩,又常遭人白眼,不少幼童索性把辮子剪掉,見清廷長官時再弄一根假辮子裝上,這在當時可是重大政治問題啊!

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清政府只好在1881年9月,把這些幼童全部召了回來。於是,除了病故和設法留美不歸者外,94名幼童分三批踏上了回國的船。第一批返回的21名幼童均被送入電報局學習電報,第二、三批幼童由清國當時的新式企業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機器局留用23名外,其餘50名分赴天津水師、機器、電報、魚雷局等處當差。

這些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再教育”,現在需要安排工作了,李鴻章估計是不好給他們合適的頂戴苦惱吧,不過對唐剛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機會!唐剛原計劃從這次搶回來的20艘船中賣一部分給李鴻章,既能收入一部分銀子,也為自己新舊時空搗弄純淨糧食開拓貨源,現在改變主意了,寧肯不要李鴻章的銀子,也要儘可能多的把這些幼童搶到手,哪怕還要額外付出一些代價。

接風宴後,李鴻章請劉坤一和唐剛去書房聊天,到書房一看,唐剛上次在穗城見過的盛宣懷也在。寒暄幾句後,李鴻章進入了正題:“興華(唐剛的字),你們復琉軍的軍艦真大,能否獻給朝廷?”

“少荃(李鴻章的號),復琉號戰列艦可不是興華的,是人家琉球王子尚道的,他可做不了主!”劉坤一怕唐剛吃虧,代唐剛婉拒了李鴻章。

“峴莊(劉坤一的字)、興華,你們能否和尚王子說一聲,就說朝廷也在擴充水師,也想要復琉號那麼大的軍艦,哪怕是出銀子購買都好!”李鴻章退而求其次,心裡卻罵了一句,老狐狸,誰不知道復琉軍就是你們翁婿倆搞出來的!

“中堂大人,朝廷要買也不是不可以,尚王子很快就要開設船廠,不過琉球剛復國,百廢待舉,裝置場地還好,尚王子在美利堅還有點積蓄,不過人員實在沒辦法!”感興趣就好,唐剛趁機提條件。

“只要能造復琉號那麼大的軍艦,我讓杏生(盛宣懷的字)從江南造船廠調三百熟練技工到尚王子手下效命,另外,最近有一批留美幼童需要安置,其中就有造船專業的,也可以給尚王子。還有其他困難嗎?”

“中堂,三百是不是多了點?江南造船廠雖說已經建成十多年了,可熟練技工也沒多少!”盛宣懷急了,他很清楚船廠的情況,知道熟練技工的重要性,至於留美幼童,他也不是很看重。

“杏生,江南造船廠都十多年了,造出了什麼象樣的軍艦,朝廷需要鐵甲艦的時候還要找德國人,你看看尚王子他們,不動聲色就造出了兩萬多噸的軍艦,據我所知,英吉利目前最大的軍艦也只有一萬噸。我們派人去以後,還可以學學他們的技術,回來後說不定我們也能造兩萬多噸的軍艦了!”李鴻章想得很美好。

“中堂大人、盛大人,尚王子不會白要你們的熟練工人的,這樣吧,尚王子知道朝廷辦了一個輪船招商局,現在肯定需要船隻,他打算獻10艘這次繳獲的輪船給朝廷,一共4。2萬噸排量,應該能大大增強輪船招商局的實力!另外,尚王子還有個請求,朝廷能否給1000老兵,他想把日本的北海道島打下來。”

“1000老兵沒問題,我們北洋軍就能給,不過只能以私下招兵的名義,不能給日本人留下把柄。我聽說復琉軍的武器很好,能否賣一些給北洋軍?”李鴻章也趁機提條件。

聽了李鴻章的話,劉坤一拼命朝唐剛使眼色,想要唐剛拒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