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8章 新舊爭鋒,港島舊事,萌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88章新舊爭鋒 世界上最頂級的商人,便是以政治為生意,政客為貨品,能做到這一步算是打破體制,一代豪商。往往能夠操控一個地區的格局,攥取利益,便算是一方巨賈。 何定賢毫無疑問已經開始涉獵頂層商貿,但距離真正的豪商還差很多,首先南洋的盤子不夠大,頂多算是中等,其次,李廣耀的幕後老闆不止一個,本地就有許多豪門下重注。 何定賢也不是一人獨資,而是組建聯合商會,一起帶大家向南洋發展,利益需要均分。 相應的,風險也會減少很多。 這一點其實何定賢是很滿意的,因為,他在南洋的籌碼不夠多,一個人吃不下,以南洋盤口奠定港島粵省商會的大局,換得是未來港島的華人前景。 意義重大。 隨後,東莞商會、廣府商會、五邑商會接連召開理事會議,正式商討成立粵省聯合商會的事宜。 “港島連通省內,外接南洋,粵省與港島本就同氣連枝,四大商會併成一家,發展港島於省內、本港都有好處。” “聯合商會只是試行,有利有弊,一試便知。” “互相鼓勵競爭,去小搏大,團結一致,將來才有希望從鬼佬的碗裡多扒食.” 四間商會內,有商會會長組織領導,大多數理事都表示贊同。 一來,輪值主席的制度較為柔和,廣泛受到大家接受,二來,上滬商會的強勢崛起,也讓粵省老闆們感到不安。不得不說,門戶之見在很多人眼裡是天經地義的事,港島一直都被粵省人視為自己的地頭,怎能容許上滬人做大? 粵省商人在港島賺到錢,要麼在港島置業,要麼送回省內發展,少數一些到南洋,可上滬人賺了錢往哪裡送?不提送到臺島、歐美,TMD送到上滬給讓他們心疼啊! 畢竟,這些大老闆可深知上滬的地理位置,長江出口海,身系沿途十一省、二十二市,在抗戰時期都可以發展成十里洋場,將來註定是一個特大城市。 港島輻射整個粵省都乏力,把港島的資本再往上滬搬? 別怪粵省老闆們小心眼,全天下好處不能給你一個佔了吧! 親兄弟還要分個老大老二呢。 同時,粵省聯合商會即將成立的訊息,不脛而走,傳遍整個商界,頓時給外省的華資老闆們當頭一棒。 粵省聯合商會一旦成立,將會立即成為港島最大的商會組織,旗下會員超萬人,涉及全港大大小小的行業,幕後政治勢力不僅有四大家族,還有警隊、律政司、L法會,政務局。 再稍微整合一下江湖社團,可吸納社團兄弟將超過二十萬人。 這可不是五百萬人口時期的港島,而是兩百多萬人口時期,有二十萬人的社團兄弟,已經佔據港島近十分之一。 雖然,港島有在義和團時期就成立的華夏工商總會,但是自二戰結束之後,華夏工商總會已經成為一個象徵性組織。首先,小老闆們無法加入,其次,直接受國內管轄,一旦正式加入就是公開表態立場,在港島生意會受到港府嚴格限制。 所以,華夏工商總會早已經喪失二戰時,呼風喚雨,支援國難的氣志,成為一個榮譽頭銜。 港島最具活力的商會,便是這些同鄉會 已經有人稱,未來粵省聯合商會的主席,將會是港島最具權利的華人。 這一句話並非虛言。 “想要成立粵省聯合商會,藍圖很美好,但憑你的能力可以實現嗎?”上滬會館,邵毅夫看完一份檔案,冷笑一聲,端起茶盞飲了一口,卻沒有說更過分的話。 李惠利在旁搖搖頭:“這件事沒有一兩年搞不定,正好給我們攻略南洋,發展商會的機會。” 董郝雲表情鄭重:“能夠團結華人,到底是件好事。” “我早就看出來何定賢野心不小,總喜歡訂規矩,收權利,讓全世界人都聽他的,但越大的權利,代表越大的責任。”邵毅夫則道:“他不可能一輩子都不做錯選擇。” 或許是得意忘形,或許是想出口氣,末尾還罵了一句:“乳臭未乾的小赤佬。” 董郝雲臉色一變,心裡覺得不好,但也沒有頂撞。 李惠利則附和的笑笑,顯然十分認同。 但粵省聯合商會的提議一出,不管能否成立,都給上滬商會帶來濃重的危機感。在這種危機感下,上滬商會內透過了一項決定,融資五百萬港幣給商會理事沈炯明,注資給柯老闆名下的豐德錢莊,讓豐德號註冊為正式銀行,作為上滬幫的資金池,進入銀行業與潮汕幫對抗。 曾經上滬人在國內銀行業裡簡直是呼風喚雨的存在,但港島多為英資銀行把控,以前佈局的華資銀行也多是粵省人士,導致上滬商會在銀行業極其弱勢。 邵毅夫一直想培養起上滬商會的地方銀行,但由於融資規模大,商會新立,阻力不小,正好借力打力,完成一次佈局。 一個月後。 豐德銀行掛牌成立,改錢莊為辦事處,共設全港一十三家,位於銀行業的三流水準。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