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菜根譚的智慧,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偏見害人 聰明障道

利慾未盡害心,意見乃害心之蟊賊;聲色未盡障道,聰明乃障道之屏藩。

意見:本意是意思和見解,此處為偏見、邪念。

蟊賤:蟊,害蟲名,專吃禾苗,據《詩經·小雅》篇:“及其蟊賊,傳:‘食根曰蟊,食節曰賊。’”因此世人把危害社會的敗類稱為蟊賊,這裡當禍根解。

聲色:泛指沉湎於享樂的頹廢生活。

屏藩:原指保衛國家的重臣,此處當最大障礙解。據《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建母弟以周屏藩。”

名利和慾望未必都會傷害我的心性,只有自以為是的偏私和邪妄才是殘害心靈的毒蟲;聲色享樂未必都會妨礙人的思想品德,只有自作聰明才是修悟道德的最大障礙。

有一個任國人問孟子的弟子屋廬子:“禮和食物哪樣重要?”屋廬子回答說:“自然是禮重要。”那人又問:“娶妻和禮,哪樣重要?”屋廬子仍然回答是禮重要。那個任國人接著又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既然禮重要,那麼如果按照禮節去找吃的,便會餓死,不按禮節去找吃的,就可以找到吃的,那是要吃的還是要禮呢?如果按婚娶之禮行事,便得不到妻子,如果不按婚娶之禮行事,便會得到妻子,那是要妻子還是要迎親禮呢?”屋廬子不能對答,第二天便趕去鄒國,向孟子求教。孟子說:這個問題有什麼難答覆的呢?如果不揣度基點的高低是否一致,而只比較他們的頂端,那麼在高處的一寸厚的木板,也會比高樓的尖頂還高。我們說,金子比羽毛重,難道是說三錢金子比一大車羽毛還重嗎?拿吃的重要方面和禮的細節相比,何止於吃重要?拿婚姻的重要方面和禮節相比,何止於婚姻重要?你這樣答覆他:扭折哥哥的胳膊,搶奪他的食物,便可以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到吃的,那他是不是會去扭呢?爬過鄰居的牆去摟抱鄰家的女子,便可以得到妻室,不去爬牆摟抱,便得不到妻室,他是不是也會去爬牆摟抱呢?孟子的意思,清楚地告訴我們:不能被事物的細枝末節所迷惑,不能讓事物的表象掩蓋了事物的本質。這裡有本有末,有輕有重,只有分清了本末輕重,才能準確地權衡度量,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譬如禮為本,食物、婚娶為末,那任國人把兩者混為一談,所以使本來很清楚的問題成了一盆糊漿,屋廬子入了圈套,分不清本末,因而不能對答。同時也說明在人的修養中,必須注意克服主觀盲動,切不可自以為是、自作聰明。掃除了這些心理上的障礙,方能修悟出真道德、真境界。

性天不枯 機神易發

萬籟寂寥中,忽聞一鳥弄聲,便喚起許多幽趣;萬卉摧剝後,忽見一枝擢秀,便觸動無限生機。可見性天未常枯槁,機神最易觸發。

寥:安靜。

卉:草的總名。

大自然歸於寂靜時,忽然聽到一陣悅耳的鳥叫聲,便會喚起很多深遠的雅趣;深秋季節所有的花草都凋謝枯黃之後,忽然看見其中有一棵挺拔的花草屹立無恙,就會引起你無限生機。可見萬物的本性並不會完全枯萎,因為它那生命活力隨時都會乘機生髮。

孟子則從修身養性上來認識這一自然現象。孟子舉了一個例子。他說,譬如齊國都城南郊的牛山,山上的樹木曾經很盛,但是這山緊靠都城,因而常有人去砍伐那山上的樹木,這怎麼能使它保持茂盛呢?那山上的樹木自然是日沐陽光,夜承雨露,不斷生出嫩芽幼枝,不斷地在生長,但卻抵不住日日的斧子砍伐和牛羊的踐踏,如今已經是光禿禿的了。人們看見它光禿禿的樣子,就以為這山不曾有過大樹,其實這是錯看了牛山的本性。人的仁義善良的心性,也就好比那牛山之上的樹木。在孟子看來,仁義善良的心性,就是因為他像用斧子對付牛山上的樹木一樣,每天都砍伐它。他們在夜裡承接的一絲清明之氣,於自省中所得的一點善良之芽,在白晝中卻又讓它們消失在爭鬥中,如此反覆,他們心中的那一絲善良便再也不復存在。

鷹立如睡 虎行似病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攫:鳥獸爪抓取。

噬:啃咬吞食。

肩鴻:鴻,與洪通,大的意思,即擔負大責任。

老鷹站在那裡像睡著了,老虎走路時像有病的樣子,這就是它們準備捉人吃人前的手段。所以一個真具有才德的君子要做到不炫耀,不顯露才華,如此才能培養出肩負重大使命的力量。

古時有“扮豬吃虎”的計謀,以此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