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菜根譚的智慧,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施於強勁的敵手,在其軍前,儘量把自己的鋒芒斂蔽,若“愚”到像豬一樣,表面上百依百順,裝出一副為奴為婢的卑恭,使對方不起疑心,一旦時機成熟,便一舉閃電般把對手結果了。這就是“扮豬吃虎”的妙用。孔子說:甯武子在國家安定時是一個智者,在國家###時是一個愚人。他智的一面,別人趕得上,那愚的一面,別人無法趕上!甯武子歷仕衛文公、衛成公兩朝,在天下太平時,清簡若無所效力,並不巧立名目,興事弄術表現自己有才幹,晉成公無道,他曾做過成公的訴訟人,使成公敗訴。但當晉國把成公廢黜、囚禁的時候,他利用自己的品德和為晉人所讚賞的地位,立朝不去,“從容大國之間,周旋暗君之側”,一心保全衛國。後來,晉侯派人要毒死成公,他又賄賂醫生,讓他減少毒藥的份量,保全了成公的性命。孔子讚揚“其愚不可及”,就是指上述這些表現。可見不露才華、不顯能幹,才能為日後的大業積攢後勁。
老子說:“得天下的不勉強去做,勉強去做的就不配也不能得天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成功的領導,下屬只知道他的存在,卻不知道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政績,沒有誰想到要去為他捧場;稍次一級的領導,下屬對他的能力十分欽佩,對他的為人品德非常感動,逢人就誇耀他,見到他就親近他;再次一級的領導,由於訂立了許多條條框框,自己又能嚴於律己,帶頭遵守這些規章制度,下屬因對他恐懼敬畏而安分工作;最差勁的領導,則是些無才無德、又喜歡無事生非整人的人,下屬暗地裡蔑視他和咒罵他。
最好的領導清淨無為,從不輕易發號施令,但下屬各自忠於職守,盡力把自己份內的事情辦好,等到大功告成了,人們還不知道這是頭頭的功勞,大家甚至忘記了有頭頭的存在。“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正如這段中說的:“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
鬧中靜察 困時向上
熱鬧中著一冷眼,便省許多苦心思;冷落處存一熱心,便得許多真趣味。
冷落:寂靜冷漠。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假如能冷靜觀察事物的變化,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心思;一個人窮困潦倒不得意時,仍能保持一股奮發向上的精神,就可以獲得很多真正的生活樂趣。
原憲在魯國很貧窮,子貢在衛國很富有。原憲由於貧窮而損害生命,子貢由於富有而拖累身體。那麼,貧窮不行,富裕也不行,怎樣才行呢?楊朱說,快樂一生可以,安逸一生可以。善於快樂的不貧窮,善於安逸一生的不圖富裕。錢財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見錢財與生命本身無關。然而世人看不透,看透了也不在意,結果,為錢財而生,為錢財而亡。有錢也痛苦,整個生命的過程成了錢財積聚消耗的過程,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人生是個什麼滋味。荀子說,有涵養的人,處境窮困,心志寬廣;身處富貴,恭敬從容;休息的時候,精神也不懈怠;疲倦的時候,容貌仍保持莊重。在顯達之時,盛怒之下,罰不過重,喜悅不餘,賞不過高。
“熱鬧中著一冷眼”,“冷落處存一熱心”。就是成功時要想到失敗,失敗時要保留奮爭的精神,對待一切都要觀察它。
“自然”,是老子“道”的特性,也是他倡導的一種人生境界和生活態度。“無為”是“自然”的延伸,一切人為的東西都不自然,要“自然”就必須“無為”,為人處世也應該順應自然,辦任何事情都不可憑主觀慾望胡作非為。
“自然無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他的致虛、貴柔、守靜、不爭等思想,都是圍繞“自然無為”展開的。
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始終保持一股向上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生活樂趣,而這真正的樂趣,寓於“自然無為”之中。
幻無求真 雅不離俗
金自礦出,玉從石生,非幻無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裡,雖雅不能離俗。
幻:指事物的空無。據《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又《演密鈔》中有“幻化,無忽謂有”。
真:真知實相。《唯識論》:“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又《往生論》注:‘真如是諸法之正體。’”
道得酒中:從飲酒中悟得真理,說明道理無所不在。
黃金是從礦山中挖出來的,美玉是從石頭中產生的,可見不經過幻變就不能得到真悟;道理是杯酒中悟出來的,神仙也許能在聲色場上或繁花叢中遇見,可見即使是高雅之士也不是完全隔絕世俗情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