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部分,大風秦楚,別克陸上公務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聽得一陣擂鼓,又是一股漢軍,與前面奔逃的漢軍擠成了一團,還未開戰,就已敗退。
這一兩個月,楚軍還未取得過勝利,士氣低落。這一次,雖是小戰,卻是四戰皆捷,這正是項羽所需要的。過去,他每戰必勝,自認為沒有戰勝不了的軍隊。現在正乘勝追擊,見前面又是一營漢軍,為首一員漢將正是依梅庭。依梅庭見到項王,在馬上作了一揖,說:“大王別來無恙,恕小將無禮了。”
“背信棄義的小人,“項羽一見依梅庭,想到這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如今也敢來逼迫他,如何不氣,大罵道,縱馬來取。只聽得一聲喊,一隊漢軍斜刺裡殺來,立即沖斷了楚軍,為首一員劍士,正是北門晨風。北門晨風與左司馬凌讎戰在一起。這員劍士,項羽從未見過,只見他出手不凡,與凌讎戰了幾個回合,劍劍佔先,自知凌讎不敵,遂自己縱馬過來接戰。
“來者何人?”項羽持劍喝問道。
“飄零子北門晨風。”
“吾聞先生乃天地一散人,為何也來助漢?”
“只為天下黎庶,天下苦楚久矣,諸夏苦楚久矣!”
“那你的初衷何在?難道也為勢嗎?”
“大王勿言,今日得遇大王,也是我北門三生有幸,願搏大王一笑。”縱馬過來接戰。
北門晨風的劍飄逸,劍劍相逼,刺、挑、剪、抹,截、鉤、點、崩,招招均合劍理,又不可尋。項羽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劍士,反而將生死置之度外,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感。北門這劍不同於龍應奎,項羽和龍應奎過招,只感到憋氣。這劍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能和上乘之劍過招,本是劍士平生所願。項羽戰得淋漓酣暢。北門晨風感佩項王之剛烈。但依梅庭敵不住凌讎,早已敗下陣去,奔逃中叫道:“北門先生,北門先生……”
北門晨風按計虛晃一劍,撥轉馬頭就走,叫了一聲:
“大王自重了,吾能與大王一戰,幸甚。”北門晨風感悟項羽之豪氣,於心不忍,猩猩相惜,實有委婉勸阻之意。
“大王!”這時,項佗趕來,一把抓住烏騅馬環嚼,大叫道,“右令尹有言,望大王別再戀戰,速速回軍。”
“天下也有這樣的劍士!”項羽戰意猶酣,感嘆道。見北門晨風已去,深感遺憾。在他平生,尚未遇到過如此之劍士,且有如此之氣度。
他那裡知道,北門晨風此時的劍藝已近妖級中平。
這時,遠遠的一隊軍馬殺來,挑著一面“周”字大旗,乃叛將周殷。自不待他指揮,軍卒已經掩殺過去,遂不可止,一氣追殺了數里。項羽殺得興起,七戰七捷,兵鋒直指垓下聚落前。
他終於止住了軍隊,他並不知道這是一個陷井。但他心裡明白,南下鍾離才是目前唯一正確的選擇。但七戰七捷,尤其是和北門晨風一戰,令他感到愉悅。現在,他自有一種亢奮的感覺。
由於七戰皆捷,楚軍似乎又找回了當年在胡陵、彭城一戰的感覺,那時他們曾以三萬之眾,擊敗了漢王五十六萬諸侯軍。今天,在他們看來,這又是那一戰事的再現。只有項伯、項襄、季布依然十分清醒,在他們的力勸下,項羽心中也是認同的。這樣,項羽認為有必要在此地對目前戰場上的態勢作一番審視。這樣,楚軍就止步於垓下聚落前,軍士們開始挖灶煮飯,將領們則來到了項羽的營帳中。
大風秦楚 第四部 五卷、八、垓下之戰
章節字數:6946 更新時間:09…07…15 06:20
八、垓下之戰
雖然軍容還是那麼慘淡,但大家又面有驕矜之色。只有項襄高興不起來,他左思右想,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漢軍怎會如此不堪?以這一個多月的經驗,他已得出結論:這不可能。但,這又畢竟是七戰皆捷,他與凌讎商議。這時,季布卻開口了,說:“大王,你不感到這仗打得蹊蹺嗎?我怕其中有詐!”
“有詐?”貫武笑道,“七戰皆捷,能有這樣的詐嗎?啊哈哈……”他大笑起來。
“不,”項襄說。項伯這時正在看望虞姬,虞姬這幾天哀傷不已,她的兄長戰死在城父。他們兄妹從小在一起,雙親早亡。祖父虞丘臺以滅秦興楚為己任,飄泊四海。自從祖母過世後,兄妹相依為命,沒想到,如今天人兩隔,令她傷心欲絕。這時,項襄說,“我也覺得,季將軍所言極是,漢軍不是敗退,而是有意退卻……”
“是嗎?”項羽斜瞥了項襄、季布、凌讎一眼,他處在猶豫中。
“張良、韓信不是無謀之輩,尤其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