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部分,大唐盜帥,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對付些,竟直接堵住了自己的話,他不甘示弱的翹了翹嘴角。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誰怕誰?
杜荷的目光停留在高臺上的一個身穿青色錦服的中年人身上,樂呵呵的向他走了過去,問道:“罰款交齊了沒有?”
中年人苦臉賠笑,不斷彎腰作揖,跟沒骨頭的人似得,討好道:“回大人的話,已經交齊了……”,”,中年人叫孔秀,是長安著名的糧商,家財萬貫,十足的奸商一個。
杜荷之所以認識他,實是因為定州旱情之故。孔秀此人做生意喜歡走偏門,大炒大賣,從差價中牟取暴利。定州旱情相當嚴重,孔秀不知從哪裡得到了訊息,一口氣收購了定州附近所有的糧食,從而造成無糧可買的假象。打算囤積一陣,利用天災,來發災難財,牟取暴利。
然唐朝律法是何等嚴明,在孔秀還未動手的時候,地方官員就將他的小辮子抓住了。
孔秀倒也識趣,意思到不妙,果斷配合朝廷,因未釀成大過,也沒有重罰他,只是合理的罰了他一筆不菲的錢財。
杜荷將他拖到臺前,在辯機的面前,將他的行為直說出來。
他的聲音頗大,四周的百姓都能聽到。
杜荷出來鬧事,百姓分成了三個陣營:親杜派、親佛派、中間派。
杜荷在長安有很大的名望,不僅是因為他戰功赫赫,更大的原因在於他的公正廉潔,尤其是在江南的表現,更是讓諸多百姓津津樂道,他們相信杜荷的人品,更勝信佛,故而在一旁看著杜荷的表演。
親佛派自然反之,他們是虔誠的信徒,認為杜荷搗亂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