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尤貴婦的五億法郎,沒事找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施瓦茨似乎對這樣的一套操作過程很熟悉。他立刻跟一個與他一般高矮的工人結成一隊,在一次不太緊要的澆鑄中試了一下,被認為是個出色的鑄工。當天下班的時候,他的班長甚至許諾很快提升他。
而他,晚上七點鐘,一走出O區和外牆,便去旅店取上他的手提箱。然後,沿著城外的一條小路走去,很快便到了他早上就注意了的一處聚居區,很容易地便在一個“可寄宿”的正直女人那兒找到了一個單人房間。
這個年輕工人晚飯後沒有找小酒館,而是關在房間裡,從口袋裡掏出想必是從冶煉場撿來的一塊鋼片和從O區弄到的一塊熔鍋的碎片。然後,他就著一盞冒煙的油燈,極其專心致志地檢查、研究著。
然後,他從手提箱裡拿出一個很大的硬皮筆記本來,翻看了寫滿筆記、公式和算式的那幾頁,又在那本子上用流利的法文寫了下面這樣一段,不過,為了謹慎起見,他用了只有他自己明白的暗語:
“十一月十日。斯塔爾斯達德。冶煉方法並無特殊之處,當然,除了兩次溫度的選擇有所不同而外,那是按照切諾夫定律,第一 次加溫和再加溫的選擇有所不同,而且第一 次加溫相對比較低。至於澆鑄,那是按照克虜伯的方法操作的,但動作的均衡簡直令人嘆而觀止。這種操作的精確性是德國人的強項,它是出自日耳曼民族生就的樂感的。英國人是絕對達不到這種完美境界的。他們若不是缺乏紀律,至少耳朵有毛病。一些法國人則能輕易地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是世界上第一 流的舞蹈家。到目前為止,這種冶煉方法雖然名聲在外,但並無任何神秘之處。我在山裡採集別的礦石標本同我們的上等鐵礦石極其相似。煤的樣品肯定是上乘的,具有很高的冶金價值,但同樣也沒有什麼異常之處。舒爾茨製作法肯定是採用的上等原料,去除了所有的雜質,達到百分之百的純淨才投入使用。不過,這些仍是很容易做到的。而現在的問題就在於確定製造熔鍋如鋼水管的耐火土的成分了。如果做到這一點,而且我們的澆鑄工也很守紀律的話,我看不出我們為什麼做不到這兒所做的一切!不過,我還只是看了兩個車間,而這個至少有二十四個車間,還不算中央總部、計劃設計處、密室!這些部門在這個巢穴中究竟是幹什麼的?當舒爾茨先生拿到了他的那份遺產,發出威脅之後,我們的朋友們怎麼才能不害怕呢?”
施瓦茨寫下這幾句問句之後,感到這一天已經夠累的了,便脫去衣服,上了一張德國床,就是那張不舒服的小床,點燃菸斗,拿起一本舊書,邊抽邊看。但是,他似乎心不在焉。他的嘴裡連續不斷地吐出一口一口的香噴噴的煙來,發出聲響:
“噗!……噗!……噗!……噗!……”
他終於放下書來,陷入沉思,好像在思考如何解開一道難題。
“啊!”他終於喊道,“只要有鬼,我就能捉住!我定能發現舒爾茨先生的秘密,特別是知道他如何尋思對付法蘭西城的!”
施瓦茨唸叨著薩拉贊大夫的名字,慢慢地睡著了,可是,睡夢中,他卻唸叨著小姑娘讓娜的名字。儘管在他離開讓娜時,她已經是個大小姐了,但他仍舊記著她是個小姑娘。這種現象不難理解,純粹是聯想使然:想到薩拉贊大夫,也就聯想到了他的女兒。因此,當施瓦茨,也就是馬塞爾·布律克曼,醒來時腦子裡想著讓娜的名字時,他對此並不覺得驚奇,而且,從中反倒又一次體會到斯圖亞特·米爾①的心理學原理的絕妙。
①英國哲學家(1806·1873),邏輯學的歸納法和演繹法的創始者
第六章 奧爾布雷克特礦井
馬塞爾·布律克曼的房東、好心的女人鮑爾太太是瑞士人,丈夫於四年前在一次時時刻刻威脅著礦工生命的礦井事故中喪生。廠裡每年給她三十美元的補貼,她自己再出租一間帶傢俱的房間貼補貼補,再加上自己的兒子卡爾每星期天帶回來的他的工資。
卡爾雖只有十三歲,卻已經在礦上幹活兒了,負責為運煤車開門關門。這種門是使空氣在坑道內沿著一定方向流通所必不可少的。他母親住的及出租的房子離奧爾布雷克特礦井太遠,所以他無法每晚都回家,為此,礦上另外又給他在礦下找了份夜班差事,在馬伕回到礦井上面去之後,負責照管洗刷六匹馬。
因此,卡爾幾乎完全生活在離地面五百米的地底下。白天,他像哨兵似的守衛著通風口。晚上,他睡在馬旁邊的草堆上。只有星期天,他才能重見天日,享受幾個小時的人類共有的那份財富:陽光、藍天和母親的微笑。
大家不難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