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部分,宋代十八朝豔史演義,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有這種流離痛苦的慘狀呢?”神宗今日,卻大不似往日了,王安石這幾句話,說得竟不蒙神宗嘉納,而且還問道:“卿識鄭俠嗎?”王安石只得對答道:“鄭俠曾經從臣學過,臣不僅是識他咧。”
原來鄭俠系清福人,少年登進士第,曾任光州司法參軍,所有讞案,王安石因他顯見才能,極加獎拔。鄭俠感為知己,很想盡忠報答於他,後來秩滿進京,便去拜見王安石。王安石因問他對於新法的意見,鄭俠道:“‘青苗’、‘免役’、‘保甲’、‘市易’諸法,與邊鄙用兵一事,就我的愚見觀察,以為不能算是善政。”王安石不悅,鄭俠亦即告退。在王安石的本意,原想用鄭俠為檢討,至是因為鄭俠不肯附和新法,乃使他監安上門。鄭俠瞧著這些流民,既苦於亢早,復虐於新法,有家不能安,有身不能保,號天泣地,種種慘狀,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遂將逐日所見,畫成一圖,把時政的不良,作成奏疏,詣閣門投進。因被閣門拒絕,鄭俠便想出個法子,假託做緊急的密奏,發馬遞呈入銀臺司。內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