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部分,宋代十八朝豔史演義,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韶,看著朝廷務為新政,便將其採訪邊事所得,詣闕上《平戎三策》。這《平戎三策》的大略是說:西夏可取;要取西夏,須先收復河湟;要收復河湟,當先招撫沿邊諸番;自武威以南至洮、河、蘭、鄯都系漢家舊地,有地可供耕種,有民可供役使;而今諸羌瓜分,不相統一,正可乘時招撫,而兼併諸羌;那麼在朝廷一邊得有肘腋的援助,在西夏一邊,使他無所連結了。當下神宗得策,恰恰配合胃口,忙召王安石徵他同意。王安石亦覺十分對勁,連稱奇計。神宗大悅,即命王韶、管翰、秦鳳經略司機宜文字。王韶奉旨到了秦州,又上表請築涇、渭上下兩城,屯兵以撫納洮河諸部。秦鳳經略使李師中,以為不便,請先招撫青唐、武勝及洮河諸番族,反對王韶的建議。王韶覆上表謂自渭源至秦州,良田未經耕種的多至萬頃,願置市易司,籠取商賈之利,作為墾荒的經費,請發官錢作基本金。神宗詔飭李師中給發川交子與王韶買辦貨物,並命王韶領市易事。李師中又以為得不補失,奏稱王韶所指奏的良田,乃系極邊弓箭手地,不能墾殖,且要移市易司於古渭,轉足擾民,恐怕秦州從此要更加多事。王安石見李師中兩次持異議,心下大怒,遂奏李師中故意阻擾。神宗乃詔罷李師中秦鳳經略使職權,徙知舒州,另遣竇舜卿知秦州,與內侍李若愚查勘荒田的實在。竇舜卿、李若愚查勘之後,僅僅得田一頃,還是有地主的,只得據實奏報。王安石不信他的實言,反說他隱蔽,把竇舜卿貶謫,而令韓縝往代。韓縝是瞧著竇舜卿直言招尤的,不敢直奏,便以無為有,附會王韶的說話,謊奏上去。神宗進用王韶為太子中允。四年八月,覆命王韶主洮河安撫司事。王韶奉命而往,因青唐俞龍珂為最大番部,渭源的羌人與西夏,都在想羈縻他,乃率領數騎,直抵俞龍珂帳中,諭以成敗,說他歸朝。俞龍珂聽了王韶的話,率領他的部屬十二萬內附,並請求道:“我生平聽得包中丞是朝廷有名的忠臣,願請賜姓包氏,藉附榮光。”包中丞就是指包拯。他一生赤膽忠心,鐵面無私,清正為官,不阿權貴,善斷奇獄,童稚婦女都知道他的名字。因為他曾拜御史中丞,故稱做包中丞。又因他作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等官,又有的稱他做包待制或包龍圖,已在仁宗嘉祐七年死了,追贈禮部尚書,賜諡做孝肅,所以更又稱做包孝肅。神宗遂依了俞龍珂請求,賜姓做包,賜名做順。於是包順遂引導王韶深入諸番部,成就他的功業。
五年五月,王韶與都監張守約,就古渭寨駐兵戍守,定名做通遠軍,作為隴右根本,表請朝廷旨意。神宗當然照準,即命王韶知軍事,行教閱法。八月,王韶引兵西進,攻擊吐番,以圖武勝。番酋穆爾水巴等族,各據險抗拒。諸將見番部據著險要,都有些膽怯,想要取平地佈陣待敵。王韶道:“不可。
若照這樣,番賊要是不捨險來鬥,我軍便只好空手回去了。而今既然到了險地,就當使險地為我軍所有,應該取險峻的地方佈陣,好一鼓擊破番眾。“即命諸將壓險佈陣,下令道:”有畏退的,斬殺不貸!“番眾乘高而下,銳不可當,諸將抵禦不住,看看就要退卻了,王韶乃親披甲冑,麾帳下兵直前迎戰,遂大破番眾,盡焚番眾的廬帳。木徵與部下酋長瞎藥領兵來援。
王韶又將他擊敗,遂佔據武勝,擇險築城,建為鎮洮軍,拜表奏捷。神宗大喜,詔置熙河路,領熙河、洮、岷三州及通遠軍,升鎮池軍為熙州,任王韶為經略安撫使、兼知熙州。這時河、洮、岷三州,實在還未曾收復咧!至是王韶乃進擊河州。河州首領瞎藥,正在一戰破膽,哪裡還能抵抗,遂率部投降王韶。
王韶長驅直入,破訶諾木藏城,穿露骨山,南入洮州境,擊走木徵,並且擒住木徵的妻子,遂定河州。岷州首領木令徵聽得,料想不能抵敵,獻城歸降,王韶遂入岷州。於是宕、洮、疊三州首領,亦望風歸服。總計王韶軍行五十四日,涉千八百里,得州五,斬首數千級,獲牛馬萬餘頭。捷書奏報到朝,神宗御紫宸殿受群臣祝賀,以為這是王安石的功勞,解了腰間的玉帶賜給他;並進王韶為左諫議大夫、兼端明殿學士。王韶乃留部將,分守各地,自己即日領軍回朝。
王韶剛去,木徵收集殘兵敗將,誘合董氈別將青宜結鬼章等眾,又反攻河州。知州景思立麾兵出戰,木徵佯輸退走。景思立不識得是木徵詐敗,只顧催兵窮追。趕到踏白城地方,木徵忽然回兵力戰,四下裡伏兵齊起,把景思立困在垓心。景思立衝突不出,遂苦戰而死。木徵得勝,威勢大振,遂進掠岷州。
刺史高遵裕命包順逆戰,擊退木徵。木徵不能得志於此,便又轉兵去圍河州。恰好王韶奉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