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機變詭異的中國古代權術,丟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對皇帝的猜忌,朝廷的壓抑,地方官吏的挾制,曾國藩自然極為不滿,但他絕不贊同其下屬提出的脫離清王朝以自立的主張。他所受的正統教育,他的入仕經歷及其價值觀念、人格理想,決定了他具有雙重政治人格。曾國藩出生卑微,家世微薄,以耕讀為生。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赴京參加會試,名錄三甲,被賜同進士出身。此後即開始了官場生涯。他官運亨通,十年七升,連升十級。他“荷皇上破格之恩”,對清王室感恩戴德,急欲報效朝廷。在思想上他深受儒學的浸染,注重君臣名分;在治學上注重經世致用,反對空談心性義理的宋學,研究現實社會問題,以圖革新當時積弊叢生的政治,為國家效力。這是他政治人格的主導方面。但是從他建立湘軍以後,他又成了拔地崛起的新興利益集團的總代表。這一集團的出現,導致了清朝權力結構的變化,導致了清朝既有的從中央到地方一以貫之的權力體系的相對分裂,導致了清朝政治軍事權力的再分配,這就使他與清廷之間始終存在著尖銳的利益衝突。作為集團的首腦,曾國藩在處理與清廷之間的關係時,就不能完全從個人恩怨出發,必須要考慮集團利益的得失。正是這種政治人格的雙重性,使他在處理與清廷之間的矛盾時,既表現出謙卑恭順的一面,同時又具有獨立不羈的特點。他把這兩個方面融合在一起,以政治權術與清廷周旋,可謂高超之至參見楊天宏《中國的近代轉型與傳統制約》第一章……他在《聖哲畫像記》中寫道:“陸敬輿事多疑之主,馭難馴之將,燭之以至明,將之以至誠,譬若御駑馬登峻阪,縱橫險阻而不失其馳,何其神也。”這段文字堪稱曾國藩政治權術的狀己之詞。面對咸豐皇帝這位“多疑之主”,他“御駑馬登峻阪,縱橫險阻而不失其馳”,其政治權術確實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從總體上而言,曾國藩對清廷採取的是以曲求伸、以退為進的自全之策。首先,他對咸豐帝的猜忌和朝廷的壓抑表現出謙卑恭順的態度。咸豐四年(1854年)四月,曾國藩兵敗靖港,湖南藩司徐有壬會同陶恩培揭發其敗狀,請巡撫劾罷湘軍。曾國藩驚恐萬狀,搶先奏請將自己交吏部治罪,他以為此舉可獲得朝廷的從寬發落,而咸豐帝卻想借機打他一頓殺威棒,乃下旨“交部嚴加議處”。吏部遵旨議革曾國藩禮部侍郎銜,令其戴罪領兵作戰。七月,曾國藩率師北征,連克嶽州、武昌、漢陽、田家鎮。九月初五,咸豐帝閱曾國藩奏報,心中高興,即下令賞給二品頂戴,令其署理湖北巡撫。但僅過了七天,咸豐帝便改悔,收回成命,只賞給他兵部侍郎的虛銜,並催令他迅速東下,攻收贛、皖。咸豐帝對曾國藩論功行賞的翻然變計,充分表明了他對曾國藩集團的不信任。直到咸豐十年(1860年),侍郎的陳舊烏紗帽仍然戴在曾國藩頭上。儘管他牢騷滿腹,但在表面上卻謙卑恭順。曾國藩集團在軍事、政治、財政上表現出的相對獨立的意志,極大地觸動了皇權的利益,因而清廷對曾國藩進行壓抑、排擠和打擊。曾國藩在屢遭挫折以後,也深刻認識到權力對維護其集團利益的重要性,對朝廷的壓抑始終採取退讓妥協的辦法並非善策,因此他同清廷也展開了有利有節的鬥爭。其手法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曰自固門戶,以作爭權奪利之本。曾國藩千方百計利用各種社會關係維繫集團內部的團結。其主要頭目幾乎都是同鄉、同窗、師生及親朋故舊,兄弟戚族同任頭目的現象也很普遍。而各姓之間又往往以聯姻或其他方式建立起更為複雜的社會關係。這樣一來,曾國藩集團各首腦頭目之間彼此瓜連藤繞,沾親帶故,一人有急,往往傾巢出動,伸手相援,大有生死同之、榮辱與共的氣概。集團門戶的牢固,使朝廷不敢輕易對其下手,一場場政治風暴最終化險為夷。

二曰抑人揚己,大造收拾局面捨我其誰的輿論。清廷與一般官吏的腐朽無能,為人所共知。曾國藩等人不敢公開攻擊朝廷,但對朝廷所重用的頑固派官僚,他們卻肆無忌憚地予以貶抑,如曾國藩就說勝寶“捭闔疑忌,好凌同列,本難與共事”。胡林翼則公然罵勝寶“滿胸忌刻,其志欲統天下之人,其才實不能統一人”,“勝寶當名敗寶”。貶人的目的在於揚己。在自我吹噓上,曾國藩集團更是不遺餘力。如胡林翼吹噓曾國藩“有武侯之勳名”,曾國藩則奏稱:“胡林翼之才勝臣十倍。”《胡文忠公遺集·書牘》卷五。俞樾對曾國藩更是竭力吹捧,說他兼有諸葛亮、陸敬輿、範希文、司馬光之長而無其短。輿論造開,自然上聞朝廷。朝中眾臣惑於眾議,以為曾國藩這幫人“偏裨皆可聞朝廷”,紛紛鼓譟於御前。天長日久,物望形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戰神虐渣手冊

喜馬拉雅種貓

賊欲(渤海)

指點迷津

扣問死亡

幽雨

重生:逆襲女王

車水馬龍01

混沌至尊決

溫暖寒冬

水晶翡翠白玉湯

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