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7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共和國不甘示弱,軍情局在日本策劃了“政變危機”,給CIA還以顏色。
搞到最後,在美國與日本均同意讓朝鮮加入之後,共和國才做出讓步,宣佈以“四方談判”的方式與美國、日本協商解決駐軍問題。
這一輪對抗,敗下陣來的還是美國。
雖然透過把日本拉入談判,讓日本站到前臺,加深了共和國與日本的矛盾,但是讓朝鮮參加談判,等於美國變相承認了朝鮮的政治地位。
更讓韋斯特伍德沒有想到的是,“四方談判”談判開始後,共和國用“日本核問題”做文章,表示在“日本核問題”得到解決之前,不會在半島與濟州島駐軍問題上做出任何實質性讓步,更不會從大規模撤軍。朝鮮也藉此機會表示,“日本核問題”是朝鮮國家安全的主要問題,如果無法得到解決,朝鮮出於安全考慮,必須依靠共和國的軍事保護,為共和國駐軍提供全力支援。
鬧到這一步,韋斯特伍德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
按照美國新聞媒體的評論,韋斯特伍德的最初目的是藉助半島與濟州島駐軍問題,讓共和國在交還戰俘的談判中做出讓步,結果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但沒能以此解決戰俘問題,反而使西太平洋局勢再度緊張。
韋斯特伍德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作為精明的政治家,韋斯特伍德早就料到共和國想利用“核問題”收拾日本,日本卻想依靠美國的力量牽制共和國。
利用“四方談判”激化共和國與日本的矛盾,或許才是韋斯特伍德的真正目的。
果真如此,韋斯特伍德走了一步險棋,因為很有可能引火燒身。
村上貞正想到用臺灣帶動美國、牽制共和國,作為策劃者的韋斯特伍德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也就不可能不對日本有所提防。對韋斯特伍德來說,走出這一步,最大的擔憂就是臺海局勢失控,美國再次被捲入由共和國主導的戰爭。
如果任由日本在臺灣煽風點火,把局勢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美國肯定是受害者。
隨著西太平洋局勢逐漸升溫,韋斯特伍德的擔憂正在變成現實。
卷八 百年積怨 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
布魯德林與湯馬駟到來,韋斯特伍德讓秘書推掉了下午的安排。
國務卿布魯德林不用多做介紹,CIA新任局長湯馬駟特別值得一提。
按照美國的相關制度,CIA局長不屬於內閣成員,新任總統既可以在就職前向國會提名新的CIA局長,也可以沿用CIA局長,或者在任職期間重新任命CIA局長(需得到國會批准)。一般情況下,新任總統都會在就職前後任命新的CIA局長。
韋斯特伍德在就職前提名喬治皮爾斯為CIA局長,獲得國會批准。這位倒黴的CIA局長上任後不到1年,日本爆發“政變危機”,CIA遭到牽連,不得不主動辭職。隨後在韋斯特伍德的支援下,湯馬駟出任CIA局長。
湯馬駟創造了CIA歷史上的很多個“第一”,比如是第一個非情報人員出身的局長、第一個沒有大學學歷的CIA局長等。在這些“第一”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其“中國問題專家”的身份,以及在中國生活了25年的經歷。
5歲時,湯馬駟隨父親前往中國,在中國生活到30歲,才回國工作。
25年,除了讓湯馬駟能說一流利的普通話與上海話、取了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名字之外,還讓他成為了美國最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回國之後,湯馬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國際戰略研究所”擔任中國問題研究員,專門替政府部門、國會機構、軍方分析處理與中國相關的問題。也正是這份工作,讓湯馬駟在40歲以前認識了包括韋斯特伍德在內的眾多美國政界名流,獲得了進入政壇的機會。
提湯馬駟任CIA局長時韋斯特伍德向國會議員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只有像中國人那樣思考問題的人,才能真正瞭解中國人的想法。雖然無法確定這句話對國會批准湯馬駟擔任CIA局長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句話肯定了中國問題在CIA日常工作中所佔的分量。
湯馬駟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平息“政變門事件”。
一年多下來,湯馬駟成功處理了多起情報事件,能力得到肯定。
用外界的話來說,在韋斯特伍德的內閣成員中,湯馬駟的影響力僅次於布魯德林。
“多種跡象表明。中國情報部門在最近加強了對日本地情報蒐集力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