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9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受的0。5%。要知道,在這一情況下,能夠為一個旅的主戰裝備提供能源的移動式電力供應系統最多隻能為一個連的主戰裝備服務,不管怎麼說,就算共和國陸軍財大氣粗,也不可能為每個連配備一個需要由一個營的兵力來管理的電力供應系統。
當然,GE…37A的出現,本來就是劃時代的事情。
能量轉換效率的高低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GE…37A肯定會徹底改變後勤保障的基本模式。
別的不說,第一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在2個小時內狂奔250千米,而且還將以相同的速度前進4個小時,才會做簡短停留。在以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對後勤保障部隊來說,壓力並不輕。
先頭部隊在帕斯庫赫完成了第一次電能補充之後,不會停下來,將繼續以每小時130千米的速度前進。也就是說,4個小時之後,也就是到達巴姆的時候,先頭部隊才能利用伊軍的供電系統獲得電能補充。7個小時之後,也就是到達巴夫格,先頭部隊將需要進行第三次電能補充,因此後勤保障部隊必須在7個小時之內,將整套裝置轉移到巴夫格,並且做好為先頭部隊提供電能補充的準備工作。因為先頭部隊的行軍速度已經達到地面部隊的極限了,所以後勤保障部隊只能指望垂直起降運輸機,而共和國陸軍航空兵的垂直起降運輸機還在幾千千米外,所以只能借用伊朗軍隊的垂直起降運輸機。
正是如此,裴承毅詢問情況的時候,帕斯庫赫的支援部隊正在登機。
因為尚達克距離巴夫格大概530千米,而NSA在確定了干擾範圍之後,肯定會密切監視干擾區域附近、特別是西面的情況,所以第一戰鬥單位的支援部隊到達巴夫格後,肯定會被美年的偵察衛星發現。也就是說,第一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離開干擾區域前數小時,支援部隊就將暴露在美軍的眼皮子底下。
楊少勇提到了這一點,並且建議減緩第一戰鬥單位的行軍速度,在克爾曼利用伊朗軍隊的電力供應系統補充電能,在到達亞茲德盧後再做補充。也就是說,不用向巴夫格部署電力補充部隊。
這麼做能夠延緩部隊暴露的時間,但是也將延遲部隊的進軍速度。
綜合號慮後,裴承毅否決了楊少勇的建議,要求第一戰鬥單位全速前進,必須按照計劃在24小時之內完成穿越伊朗全境的行軍行動。
事實上,第一戰鬥單位一直在以最快的速度前進。
作為一支配備了數百輛主戰坦克與數百輛步兵戰專的裝甲部隊,在完全依靠後勤保障部隊的情況下,保持每小時130千米的行軍速度,已經是非常艱難的事情了。換句話說,如果不是伊朗總統內賈德在數年前就啟動了大規模基礎建設專案,修建了橫貫伊朗的數條高等級幹線公路,第一戰鬥單位不得不在普通公路上行軍的話,不管凌雲霄與第一戰鬥單位的官兵有多大的能耐,也不可能讓部隊的行軍速度達到每小時130千米。原因很簡單,DB…30E與DZ…31D只有在高等級公路上,使用摩擦阻力最小的複合橡膠履帶,最大速度才會超過每小時130千米。
對凌雲霄來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沿途拋錨的車輛越少越好。
事實上,凌雲霄已經做好了“丟掉”一半先頭部隊的心理準備。別的不說,他用3個營做先頭部隊,就是在為車輛拋錨提供後備力量。雖然在以往的訓練中,這種高強度行軍會每年舉行一次,而且會在條件極端惡劣的巴基斯坦沙漠、或者印度的高原上進行,部隊的表現並不差,但是演習畢竟是演習,訓練永遠是訓練,在實戰環境下,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環境也差得多,比如沿途就沒有用來收治中暑官兵的醫療站。
萬幸的是,2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一輛坦克與一輛戰車拋錨。
相對來說,情況算得上是非常理想的了。
接到裴承毅的命令後,凌雲霄沒有把命令傳達下去。雖然自從項鋌輝退役後,凌雲霄就沒有把林嘯雷放在眼裡,其至好幾年都沒回過總參謀部,唯一能夠讓他心服口服、而且心甘情願的聽從命令的就只有裴承毅了,但是凌雲霄不再是20年前那個不知道輕重的年輕將領,而是共和國最厲害的猛將。部隊的情況如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已經達到極限的情況下,沒有必要繼續給官兵施加壓力。
對凌雲霄來說,他的希望只有一個,即到達第一個休息點的時候,所有官兵都能跟上。
要想讓部隊繼續前進,就得做好保障工作。
接到裴承毅的電話後,凌雲霄聯絡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