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7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鬥單位,用最小的代價打下馬拉蒂亞。
這個時候,美軍增援部隊已經到達馬拉蒂亞。
杜奇威在15日夜間就發現了問題,即之前還在尼濟普救助災民的第六戰鬥單位的戰鬥旅開始向西運動,擺出了增援第八戰鬥單位的架勢,而在當天傍晚,共和國空軍的戰略運輸機群向巴赫切空投了大約3000噸作戰物資。種種跡象表明,裴承毅不但不會讓第八戰鬥單位與第五戰鬥單位突圍,還會趁此機會替第八戰鬥單位解圍,甚至有可能替第五戰鬥單位解圍。也就是說,共和國軍隊會在兩個方向上習時展開大規模進攻作戰行動。問題是,面對這一局勢,杜奇威幾乎無計可施。雖然第六戰鬥單位沒有因為洪水而喪失戰鬥力,讓杜奇威感到非常震驚,但是能否守住馬拉蒂亞才是杜奇威最關心的事情。在無法阻擋第六戰鬥單位殺向巴赫切的情況下,杜奇威只能讓美土聯軍死守馬拉蒂亞。換句話說,第六戰鬥單位到巴赫切解圍之後,如果沒能守住馬拉蒂亞,美土聯軍將徹底輸掉這場戰爭。
在此情況下,杜奇威別無選擇,只能讓錫韋雷克的美土聯軍向馬拉蒂亞突圍。
當然,突圍行動必須有所準備。
因為在此之前,杜奇威的命令是死守錫韋雷克,所以在他改變命令之後,第101突擊師、第2步兵師與第10步兵師沒能立即採取行動,直到16日上午,在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的進攻部隊部署到位之後,才從錫韋雷克出發,向馬拉蒂亞方向突圍。
毫無疑問,美軍的突圍行動進行得非常艱難。
對美軍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陣地上的伊拉克軍隊,而是遠在數百千米之外,根本見不到的共和國陸軍的遠端炮兵。
因為對伊拉克國防軍不太放心,所以袁晨皓在調整部署的時候,讓第一戰鬥單位留下了一個偵察營,專門負責為遠端炮兵提供炮火引導。更重要的是,袁晨皓明確警告了伊拉克國防軍的幾位指揮官,千萬別低估美軍的戰鬥力,更別逞能。換句話說,遇到美軍的時候伊拉克軍隊的最佳選擇就是呼叫炮火支援。因為第一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已經部署到位,不再需要炮火支援,所以在美軍突圍的時候,第一戰鬥單位炮兵旅立即投入了戰鬥,而且是全部投入戰鬥。
打到當天下午,第十戰鬥單位的炮兵旅也投入了戰鬥。
不是第一戰鬥單位的炮兵旅不夠用,而是凡城的彈藥在一個上午就用光了,不得不讓第十戰鬥單位的炮兵旅參加戰鬥。
進入夜間,戰鬥變得更加激烈,連共和國空軍都派來了作戰飛機。
此時,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也接到了命令,不管錫韋雷克的美軍能否突圍成功,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都將在天亮前發起進攻,區別只是向什麼方向發起進攻。
毫無疑問,決戰將在16日到17日的夜間爆發。
因為早已將作戰任務安排給了各參戰部隊,所以裴承毅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各部隊的作戰報告。
可以說,在這個絕對不平靜的夜晚,裴承毅是最平靜的一個人。
大約21點左右(以巴格達時間為準),裴承毅收到了從前方發來的第一條訊息,即在南方戰線上,由蘇勁輝親自指揮的攻打舍赫巴的作戰行動已經部署就緒,進攻將在30分鐘後正式開始。
在南方戰線上展開行動,即是為了牽制美軍,又是決戰行動開始的訊號。
負責傳遞資訊的通訊參謀等待了大約5分鐘,確定裴承毅沒有調整計劃之後,才徵求了東方聞的意見,隨後發出了戰役行動開始的訊號。
21點15分,一直在共和國西北地區上空巡邏的轟炸機群率先收到命令。
開戰時的那次行動之後,共和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表現就不太搶眼。雖然在10多天的戰鬥中,轟炸機群出動了好幾次,執行了大約4成的戰略打擊任務,摧毀了數千個軍事目標與戰略設施,用不到20%的彈藥完成了大約60%的遮斷式轟炸任務,在這場戰爭中反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與以往的戰爭,特別是印度戰爭相比,共和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表現確實差強人意。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遇到了更加強大的對手。
從戰術層面上講,在與世界一流軍隊交戰的情況下,共和國空軍必須考慮對手製空力量構成的威脅。要知道,戰爭打到現在,共和國空軍也沒有奪得絕對的制空權,甚至沒能打垮對手。因為戰略轟炸機均部署在國內的空軍基地,即便使用遠端空射巡航導彈,轟炸機起飛之後,也要花上好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