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8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美國海軍面臨的挑戰。
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美國海軍只能在不太有利的情況下派艦隊前來決戰。對美國海軍來說,不幸中的萬幸是,共和國海軍只派了3支作戰艦隊前來,而且其中只有2支是主力艦隊。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共和國海軍派遣3支主力艦隊加1支航空艦隊的話,美國海軍的勝算將變的非常渺茫,再增加1支主力艦隊的話,美國海軍則很有可能主動放棄維德角群島,並且在2062年1月底開始從中東戰場撤軍。
共和國海軍為什麼不向大西洋戰場派遣更多的艦隊,特別是主力艦隊?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110章 添油加醋
以純軍事角度出發,在兵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防禦方應該主動收縮防線,縮小防禦區域,增強防線上的兵力密度,並且造成進攻方戰線加長、兵力密度降低。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防禦方就能在區域性戰線上獲得兵力優勢,並且將優勢轉化為勝利,然後積少成多的扭轉戰場態勢。
戰略層面上,這一軍事理論就是用空間換時間。
可以說,這是大戰期間,美國的主要戰略,甚至可以說是美國的唯一戰略。
當然,總體戰略上的被動,並不等於在所有戰線上、以及所有時間點上都被動。換句話說,如果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理論不能帶來勝利,反而使美國變得更加被動的話,美國當局也不會採用這一戰略理論。
太平洋戰場上,這一理論的有效一面就體現得非常清楚了。
雖然到2062年初,共和國海軍在兵力總量上擁有絕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