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1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確的說,是在無法向前線投入主力作戰部隊的情況下,共和國當局只能選擇性的忽視非洲戰場,把重點放在基礎建設上,即爭取在時機成熟之前打通“中非幹線”,為西非用兵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對美國來說,要做的除了繼續加強海上封鎖之外,還得設法破壞“中非幹線”,讓共和國軍隊無法從陸路進軍西非地區。受此影響,在大戰爆發的第一年(2058年),美國就策動喀麥隆參戰,並且在大戰的前兩年集中兵力向查德湖進軍。此舉一是為了控制曼達拉山(查德湖就在曼達拉山北面),二是控制查德。針對美國的行動,共和國除了向奈及利亞提供非常有限的援助之外,主要就是藉助蘇丹與查德來抵擋喀麥隆軍隊的進攻。必須承認,極端貧窮落後使喀麥隆軍隊的戰鬥力大受影響,在2年多內都沒有能夠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沒有能夠佔領整個曼達拉山。

這一局面持續到2060年的第二個季度,隨著共和國陸軍收拾了俄羅斯,有了足夠充足的兵力,才出現根本性轉變。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106章 大陸硝煙

西非戰場上的戰鬥,可以說是大國博弈的縮影。

大戰前兩年,共和國在西非戰場上的兵力投入非常有限。受條件限制,共和國海軍只向西非地區派遣了幾艘攻擊潛艇,而且這些潛艇的主要任務不是破壞海上交通,而是監視進出西非地區主要港口的艦船,掌握美國海軍在該地區的活動規律。因為得不到有效的情報支援與後勤保障,所以這幾艘攻擊潛艇執行破交任務的意義也不是很大。總的來說,在戰爭的前幾年裡,共和國海軍在西非地區基本上沒有多大貢獻。相對而言,共和國陸軍在西非戰場上的作用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陸上交通幹線沒有修通,所以共和國陸軍向西非戰場派遣主力部隊的計劃一再推遲。根據共和國陸軍的相關記錄,在戰爭的前兩年裡,派往西非戰場的部隊總兵力不到5000人,而且以特種部隊為主,大都執行非正面作戰任務。與作戰部隊相比,反而是共和國陸軍派遣的軍事顧問與教官發揮了更加顯著的作用,為奈及利亞等國軍隊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事實上,即便到了2060年初,局面仍然沒有完全改觀。

“中非幹線”是在2060年3月中旬貫通的,而共和國陸軍派往西非戰場的第一個戰鬥單位在9月底才到達恩賈梅納。也就是說,派遣第一個戰鬥單位用了整整半年。顯然,這與共和國陸軍的實際情況完全相反。

即便中部非洲地區的基礎條件極端惡劣,特別是查德境內嚴重缺乏大部隊行軍所需要的基礎設施(查德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是以共和國陸軍的機動能力,即便從蘇丹港出發,也只需要幾天就能跨越整個非洲大陸,如果算上航空兵的支援能力(在單程飛行的情況下,垂直起降運輸機能將部隊送到5000千米之外,足以橫跨非洲大陸),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單位有足夠的能力進軍西非戰場。甚至可以說,即便沒有“中非幹線”,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單位也能前往西非戰場作戰,而且戰鬥力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陸軍拖拖拉拉的行動,只能說明共和國當局對西非戰場並不熱心。

準確的說,是西非戰場還沒有到最關鍵的時刻。

在2060年,非州戰場上,除了撒哈拉以北地區之外,最重要的戰場不在西非,而是在南部非州,即安哥拉、尚比亞、奈米比亞、波札那與辛巴威。可以說,這個戰場上的爭奪不但關係到了西非戰場上的勝敗,還關係到了整個非洲大陸的未來。雖然表面上看,南部非洲戰場的爭奪重點也是資源,特別是奈米比亞與波札那的稀有金屬礦藏(根據戰前探明的儲量,奈米比亞與波札那的稀有金屬礦藏儲量在非洲地區僅次與奈及利亞與蘇丹,在全球也排名第八與第十。更重要的是,奈米比亞是美國在非州大陸的主要資源提供國,即奈米比亞的稀有金屬礦藏主要提供給美國,而且佔到了美國進口量的15%左右,如果算上從波札那與安哥拉等國進口的,則佔了美國進口量的20%),但是本質上,這場戰爭的重點與非洲大陸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決定了由誰主宰南大西洋,進而對整個大西洋戰場產生深遠影響。

更重要的是,南部非洲地區還有一個能夠說得上話的地區性大國。

受南非影響,南部非洲戰爭的局面非常複雜。雖然看上去,主要是由美國支援的安哥拉軍隊在向南進攻,力圖控制奈米比亞與波札那。而與共和國關係密切的尚比亞與辛巴威則在向西進攻,想透過控制波札那與奈米比亞獲取更大的利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