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8部分,國策,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知道,軍事技術就是最敏感的安全技術。如果共和國肯與法國加強軍事合作,那麼向法國轉讓一些民用領域的高階技術也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當然,出售軍火不等於軍事技術上的合作。
早在20世紀末,隨著電子裝備在武器中的分量越來越大,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掌握了先進電子技術的美國等西方國家就透過“硬體鎖”與“軟體鎖”等方式來保證先進技術不會隨著軍火落入敵對國家的手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批當時非常先進的F…16A/B型戰鬥機,以及配套的武器彈藥,而共和國花了20年的時間,都沒能掌握F…16的核心技術,反而是在21世紀初的阿富汗戰爭期間,美國海軍發射的幾枚“戰斧”巡航導彈因為機械故障落在了巴基斯坦境內,並且落入了共和國手中,短短5年之後,共和國就開發出了外形與“戰斧”非常相似,射程也非常接近的遠端巡航導彈,巴基斯坦也“獨立研製”出了射程達數百千米的巡航導彈,而共和國與巴基斯坦能夠在巡航導彈上取得突破,就是因為限制共和國與巴基斯坦發展遠端巡航導彈的關鍵原因就是沒有合適的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而巡航導彈所需要的電子裝置,以及導航軟體,都沒有多大問題。
到了21世紀中葉,由先進技術堆砌起來的先進裝置更是難以仿製。
拿複合蓄電池來說,別說法國仿製不了,就連美國都仿製不了。早在2020年左右,美國的情報機構就透過第三方,搞到了一些軍用級複合蓄電池的樣品,並且想辦法對其進行詳細分析,甚至因為操作不當發生過數次導致重大人員傷亡的嚴重事故。直到2045年,美國才放棄了仿製共和國軍用複合蓄電池的方法,因為事實已經證明,美國不可能仿製共和國的複合蓄電池,因為複合蓄電池的內部機構過於複雜,結構尺寸為原子級,按照薛定鄂測不準原理,任何測量手段都將導致測量資料失真,所以無法對複合蓄電池的內部結構進行準確測繪。美國的科研機構能做的,就是用光譜儀來分析複合蓄電池的原料成分。問題是,複合蓄電池由數十種元素組成,而在微觀尺度上,哪怕是一個僅有數微克的電池單元裡的各種元素也存在無窮多種組合方式。用美國科學家的話來說,搞清楚共和國生產的複合蓄電池的內部結構,比反向編診一個大型程式的難度還要大得多。要知道,從理論上講,是不可能透過反向編譯的方式來獲得大型軟體的原始碼的。
事實上,這就是裂承毅與法國國防部長要談的事情。
對法國來說,要的絕對不是幾件先進武器。
印度戰爭結束後不久,在英國投了棄權票的情況下,法德意等國順利推動歐盟廢除了針對共和國的軍事禁運政策,放開了針對共和國的軍火出口管制。問題是,歐盟到這個時候才解除軍事禁運,已經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了。
如果在40年前,共和國不但會大呼痛快,甚至有可能與歐盟進行全面合作。
要知道,21世紀前10年,共和國想了很多辦法,希望歐盟能夠解除軍事禁運。比如在2002年的時候,共和國的領導人就在訪問歐州的時候宣佈,希望歐盟各國領導人能夠切合實際的考慮歐洲的實際利益,做出對歐洲人民有利,積極推動中歐雙邊合作的舉措。共和國領導人甚至向法國當局做出了承諾,只要歐盟解除了軍事禁運,共和國就用數百億美元,從法國等歐盟國家採購包括戰鬥機、常規潛艇與大型艦艇在內的各種武器裝備。
事實上,早在20世紀末,共和國軍隊就透過軍情局派了幾名高階飛行員前往法國,體驗了“陣風”M1戰鬥機的效能,並且瞭解了後繼幾個發展型號的詳細情況,2000年左右的時候,共和國軍方提出採購“陣風”戰鬥機的想法,並且表示可以按照法國空軍採購價的150%從達索公司購買300架“陣風”,用150億歐元購買300架的生產許可證。
對達索公司來說,這絕對是一筆救命錢。要知道,直到停產,“陣風”戰鬥機也沒有能夠拿下一個海外客戶,在國際戰鬥機市場上敗給了所有競爭對手。當時,歐洲多國研製的EF2000型戰鬥機拿下了阿聯酋空軍的訂單,有過出口記錄。更讓法國人受不了的是,在“陣風”之前,“幻影2000”、“幻影F1”與“幻影Ⅲ/Ⅴ”等眾多由達索公司設計生產的戰鬥機不但裝備了法國空軍,還賣給了數十個國家,就連專門為法國海軍開發的“超級軍旗”攻擊機都有外銷記錄(1982年的第一次馬島戰爭中,用“飛魚”導彈擊沉英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