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尤利西斯,辣椒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寫成一個都柏林的培爾。”從整個作品的脈絡看,確實是這樣。布盧姆也像培爾那樣,離家外出流浪,只是《尤利西斯》中的布盧姆只走了十八個小時,而培爾則浪蕩了一生。最後,兩個人物又都回到妻子的身邊。《尤利西斯》中的另一主要人物斯蒂芬和培爾一樣,也充滿了幻想。兩人都在母親彌留之際,仍然拒絕皈依宗教。五幕詩劇《培爾·金特》中也有一些內心獨白。有時透過瑣事來抒發人生哲理,如培爾剝蔥那一景以及對地球講的那番感慨萬分的話。讀《尤利西斯》第十五章,最使人想到易卜生的影子。酒醉之後與妓女廝混的斯蒂芬多麼像妖宮中的培爾!山妖聽到教堂鐘聲和索爾薇格的歌聲,就一鬨而散;斯蒂芬則被布盧姆救了出來。喬伊斯還曾於一九一八年寫過一部題名《流亡者》的劇本,描寫一對未婚男女帶著個六歲的娃娃從義大利返回都柏林。人雖已歸故土,精神上卻仍處於流亡狀態。
喬伊斯和易卜生最主要的共同點還在於兩人都是當時他們所處的社會的叛逆者。喬伊斯於一九0 五年在給他弟弟斯坦尼斯勞斯的信中就曾說:“你時常反對我的社會主義傾向。難道你不能清楚地看到對無產者解放的拖延嗎?教會分子或貴族或中產者的反動就意味著各種虐政的恢復。看來在歐洲重新恢復教會的權力就等於回到中世紀的宗教法庭。自然,耶穌會士在給叛教者施輪刑或把他們拉上拷問臺時,並沒使人折腰。”(見理查德·艾爾曼:《詹姆斯·喬伊斯》第197頁)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