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策略思維,泰達魔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每切下一小片香腸,無論這一片有多小,都有可能成為引發萬劫不復災難的最後一片。要使這種威脅變得可信,一個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於,無論是你還是你的對手都不知道轉折點究竟在哪裡。
一個很小的遭遇滅頂之災的機率可以具有和一個很小的遭受懲罰的必然性同樣的威脅價值。美國透過創造一個風險,即哪怕政府本身竭盡全力防止,導彈還是可能發射出去的風險,成功地運用了邊緣政策。美國的威脅能不能付諸實踐與它本身的意願無關。核武器的威脅在於可能出現意外事故。當存在任何常規衝突都有可能使局勢激化到失去控制的可能性時,核阻嚇就變得可信了。這一威脅不是一定發生,而是一種同歸於盡的可能性。
隨著一場衝突升級,引發一場核戰爭的一系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最後,戰爭的可能性變得那麼大,以至於終於有一方決定撤退。不過,戰爭的車輪一旦啟動就不是那麼容易控制的了。出人意料的、意外發生的、可能是偶然的也可能是瘋狂的、超出領導人控制的行動,將為局勢激化直至動用核武器鋪設道路。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科學教授巴里·波森(Bariry了Posen)有過這樣精闢的描述:一般認為,激化要麼屬於合理的政治選擇,因為領導層決定先發制人或要避免在一場常規衝突中敗下陣來;要麼就是一個事故,原因可能是機械故障、越權指揮或陷入瘋狂。不過,從緊張的常規衝突的一般做法產生的激化並不屬於上述兩種型別:它既不是一個刻意的政策措施,也不是一個事故。可被稱為“意外激化”的事情,其實更接近於要打一場常規戰爭的決策之外的一個完全沒有料到的後果。'8'核阻嚇包含一個基本的得失結果。有能力發出同歸於盡的威脅,本身就存在一種價值。畢竟,在人類進人核時代之後,我們享受了半個世紀沒有爆發世界大戰的和平。不過,把我們的命運交給機率去控制是要付出代價的。核阻嚇要求我們接受某種同歸於盡的風險。關於核阻嚇的爭論大部分集中在這種風險上。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降低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同時又不會削弱核阻嚇的力量呢?
訣竅同樣在於確保這樣的普遍化的風險控制在有效的與可接受的界限內。本章我們已就怎樣做到這一點給出了一些提示,不過,完全成功的邊緣政策仍是一門藝術和一種冒險。
7 ‘案例分析之八:大西洋上的邊緣政策
“一旦爆發戰爭,海軍將突入挪威海,先是潛艇部隊,然後是幾艘航空母艦。他們將擊退蘇聯艦隊,攻擊它們的本土基地,消滅港口以及任何位於航空母艦搭載的攻擊飛機航程以內的陣地。”——約翰·萊曼(John
Lehman) ,美國海軍部長(1981…1987年在位)
“威脅蘇聯核導彈潛艇等於發動核戰爭。局勢很快就會激化。”——巴里·波森,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科學教授'9'波森認為,美國海軍在大西洋的政策很危險,也很容易使局勢激化。一旦與蘇聯方面發生任何常規衝突,美國海軍就想擊沉蘇聯在大西洋的全部潛艇。這一策略的問題在於,目前美國尚不能分辨出核潛艇與常規潛艇。因此存在一個風險,即美國可能由於意外擊沉蘇聯一艘載有核武器的潛艇而在毫不知情的前提下越過了核阻嚇的藩籬。到了這個時候,蘇聯一定覺得自己有理由向美國的核武器發動攻擊,全面核戰爭一觸即發,要不了多久雙方就會開始互投核武器了。
海軍部長約翰·萊曼為這個策略辯護,其說法就跟波森反對這個策略一樣尖銳有力。他認識到一場常規戰爭可能升級為一場核戰爭。但他爭辯說蘇聯也會認識到這一點!局勢激化的可能性不斷增加是合理的,因為這可以首先降低爆發一場常規戰爭的可能性。
邊緣政策究竟應站在哪一邊?
案例討論我們對邊緣政策的理解可能在兩邊都不討好。假如目標是阻止一場核戰爭,那麼這項政策應該沒有任何影響。一場常規戰爭激化的可能性增加一點,應該正好被髮動一場常規戰爭的可能性降低一點抵消。
一個比喻也許有助於說明問題。假設我們打算降低手槍的精確度,從而使決鬥變得安全一點。可能出現的結果是決鬥雙方開槍前可能會走得更近。假設決鬥雙方都有同樣的好槍法,幹掉對方等於得到1分的獎勵,而被幹掉等於得到…1分的懲罰。那麼,決鬥雙方的最優策略是不斷接近對方,在擊中對方的可能性達到1/2的時候開槍。一槍致命的可1能性都是3/4
,與手槍的精確度無關。可見,改變規則不會改變結果,因為所有參與者都會調整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