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部分,新中國近代史,飄雪的季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義,我不知怎麼評價。但我覺得,不管給予多麼高的評價,都不會過分。

北京政府的日子,遠不如聯省好過。呃,準確地說,是袁世凱的日子,自中日青島衝突以後,就愈發艱難了。如果說國防軍展示實力之舉,只是震懾了日本,限制了日本的不軌圖謀;那麼,這一舉動,可就嚇壞了北京政府,打破了袁世凱一直統治下去的美夢。

袁世凱這幾年頭髮已經掉光,身體發胖,脾氣也暴躁起來。袁世凱是十萬分的不甘心。

北京政府的財政狀況始終十分窘迫,在統一南方失敗後,也加強了對北方各省的控制。然,上繳的稅款始終不多。後來,北京政府甚至公開在北方徵收大煙稅,使鴉片貿易合法化,引起輿論的激烈反對。所以,北京政府擴充軍備,主要依靠鐵路和關稅收益。鐵路控制在南方手裡,每年支付給北京的不過幾百萬。而關稅從1911年起,就被控制於各國駐滬銀行委員會——英國人搞的一個組織。1914年,北洋政府發行公債。英籍總稅務司安格聯正式參加了“內國公債局”。“一切關於公債款項出納事務,除經總理簽字外,仍均由安格聯副署”。於是,安格聯成了中國的公債基金保管人,被稱為“太上財政總長”。

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能夠編制武裝了近三十萬軍隊,可以說,是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了。然而,就在袁烈士暮年壯懷不已之際,國防軍展示了完全無法抗拒的實力。這叫袁世凱怎麼能甘心?

即便英國人保證:國防軍不會主動北上。然,國會第二次大選,就是過不去的關口。就算北方操作的完美無缺——根本不可能,民主黨北方各省支部也不是吃素的——南方的選舉,也足以決定大選的勝負了。況且,安慶失敗了,真的會再等第三次選舉嗎?袁世凱自然不會相信。

於是,在日本的威逼利誘下,袁就簽署了《二十一條》。雖然,袁、孫聯合並沒有起什麼作用,但袁出賣了許多利益給日本,也從日本那裡獲得了許多貸款——“西原貸款”。以此貸款,袁世凱又購買了大量日式裝備,武裝編制了十二個師的部隊。這一時期,袁的政策,有些混亂。“稱帝”是袁某人夢寐以求的,卻也有知道,幾無可能實現。所以,袁世凱一面大量編練軍隊,又不放心軍隊,遂編練了“模範軍”企圖控制軍隊;一面組織了籌安會、請願聯合會等,為“稱帝”作準備,而又限制這些組織活動的規模。這些組織表面與袁無關,活動也不是很頻繁,只是待遇優厚,算是滿足一下袁世凱的YY心理了。

1916年1月,袁世凱在憂慮中,病死了。據說,袁在死前有意“稱帝”,但遭到了上下人等的一致反對,連他的兒子們都不贊成,認為袁病糊塗了。袁子勸袁的話,大意為“您老人家活夠了,準備過把癮就死,可你也要給兒子們留條活路啊”。袁世凱未能如願“稱帝”,帶著滿腹的遺憾,死了。

此時此刻,毫不誇張的說,北京政府日薄西山,已經成為共識。許多人辭職南上,保全身家,或者想在軍政府謀求一個職位。楊度也在袁死之後,離開了北京,悄悄南上。楊倒不是希望謀求新職,他在聯省內部旅行,每到一地都會詳細考察當地情況。這自然瞞不過我,遂在年底邀請他來我家裡作客。

聯省的節假日即結合了西方的習慣,如,週末休息;同時也很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節日,一律放假。這時代的節日氣氛,可比後來強多了。人們有閒暇,又溫飽無憂,玩的花樣可就多了,廟會、舞龍、舞獅、唱大戲、遊園、拜年、猜燈迷,應有盡有。自從兩年前,安慶市政府在新年,邀請梅蘭芳來唱了三天大戲。這已經成為一個傳統了,那年是段小樓,哦,也有梅蘭芳。不過,梅要在上海唱完後,才能到安慶來。安慶的報酬雖不如上海出的豐厚,很多藝人還是願意在安慶演出——安慶的影響更大一些兒。自然,像梅蘭芳這樣最頂尖的藝人,會選擇報酬豐厚一點的。但是,他們也不介意,能在安慶演上一兩場。雖然辛苦了一點兒——上海至安慶要坐大半宿的火車,然,這對名聲有好處。

楊度拒絕了我的邀請,但接受了安徽大學的任教聘請。楊被邀請研究世界局勢,特別是以日本為重點的亞洲局勢。安徽大學極重視人文科學,後世的蘭德公司給了我很深的印象。至於歐美,則請熟悉歐美形勢,對其形勢有著更深入瞭解的人員,加以研究分析。當然,國內的形勢,也是一個課題,有專門從事研究的人員。

袁死之後,出現了續任總統問題。於是,黎鴻元順理成章扶正,就任總統,馮國璋為副總統。但是,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