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太空漂流記,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羅裡達而非緬因州,並不是一種巧合。同樣的,俄羅斯的發射地點在哈薩克而非俄羅斯正中,也不是巧合。這種自由初始速度降低了對火箭引擎自身製造全部速度的要求。
15。凝視地球的光芒(中)
出於比較的目的,注意一下1961年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艾倫·謝潑德是很有意思的,發射時他處於火箭的頂端,而該火箭沒有足夠的推進力來產生進入軌道所需的速率。相反地,他被送上去,然後又落下來,不到15分鐘的時間,就猛得落入大西洋,濺起巨大的水花。在這第一次飛行中謝潑德沒有機會環繞地球。要進入軌道,需要用很大的速度來克服地球引力造成的阻力。沒有足夠的速度,引力會佔上風,飛船就無法進入軌道,即環繞地球。
1962年,約翰·葛倫經過改良的火箭擁有了足夠的推力將他送入軌道長達4小時55分鐘——一個平坦但高速的28度傾斜的軌道。當然,作為被設計來研究地球本身的現代太空計劃,這種環繞地球中部的狹窄視野顯然是不夠的。在他的歷史性的使命中,葛倫沒能飛到象佛羅里達那麼北的地區上空,也沒能接近自己家鄉俄亥俄州的正上方。只有在他的第二次飛行中,即當他36年以後再次登上太空梭時,他才能飛越整個美國的上空(除了阿拉斯加)。
向更北方向發射的能力來自火箭引擎執行狀況的改良。現在,飛船不用受提高速度、正東發射的限制,就能常規性地達到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