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讀史有學問,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概內容如下:皇父(多爾袞)剛剛死了老婆,而皇太后又獨居寡偶,秋宮寂寂,這不合我皇以孝治天下的想法。根據我們這些愚陋臣下的見解,應該請皇父皇母,到一個宮室裡居住,以盡皇上孝敬之道。

為鞏固權力而下嫁大臣的皇太后(4)

這道千古一絕的奏章一上,立即交由內閣討論,大家都知道多爾袞勢大,皇太后又同意,哪個還敢反對?於是大家都隨聲附和,連連說好。

清世祖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冬,順治十歲,頒下了一道嫁母聖旨:

我在很幼小的時候即位為皇帝,安撫佔有了中原以及南北地區。皇宮之內,靠的是皇太后的教育;皇宮之外靠的是皇父攝政王的扶持,得以承繼了先人的事業,沒有中途墮落。如今,皇父和皇太后獨居無偶,寂寂寡歡,我覺得極為歉疚。諸王以及大臣們一致強烈呼籲,認為父母不宜分居,應該住在一起,我也好定時前去拜望。我想來想去,覺得十分合意。茲定於×年×月×日,恭行皇父皇母大婚典禮,謹請他們合宮同居。希望禮部要盡職盡力,不要辜負了我孝道治天下的意圖。

朝廷內外忙了好多天,大婚之時,朝臣全往拜賀,十分熱鬧,倒像滿清入關以來的第一大壯舉。

莊妃與多爾袞結婚之後,倒也恩愛,但多爾袞還忘不了那位侄媳,不免偷寒送暖,經莊妃盤問,多爾袞據實相告。奇怪的是,莊妃居然讓多爾袞將豪格的福晉立為側福晉,莊妃之賢德,令人感動。

後來多爾袞寵愛朝鮮的兩位公主,經常出外打獵,讓兩位朝鮮公主陪伴,很長時間不回宮廷。側福晉備受冷落,多有吵罵,多爾袞生就喜新厭舊的脾氣,對她不再理會。至於對待莊妃,多爾袞一則敷衍,一則命令宮中的太監使女封鎖訊息,不讓莊妃知道。

之後,多爾袞因縱慾過度,在喀喇城圍獵時得了喀血癥,不日身亡。

多爾袞死後,平時怨恨他的大臣趁機上書攻擊多爾袞,起初莊妃還從中調護,後來大臣得知順治帝隱恨多爾袞,便放膽揭發,把多爾袞寵愛兩位朝鮮公主的事告知了莊妃。莊妃大怒,才知道多爾袞時常出獵,原是為此,於是發狠說:“如此看來,他死得遲了。”至此,許多大臣羅列了多爾袞的罪狀:收受賄賂,逼死豪格,引誘侄媳,私制御服,私藏御用珠寶等。順治下詔,誅除多爾袞的黨羽,追奪多爾袞家屬所得的封典。

順治就是在這樣一位母親的庇護下坐穩了皇位,長大成人,也是在這樣一位叔父的權勢之下戰戰兢兢地度過了少年時代。儘管在滿族人看來叔娶其嫂並非大逆不道,但順治還是感到深受其辱。順治以後的行為和他在二十五歲就不明不白地結束了生命(一說出家當了和尚),與他童年、少年時代的經歷不無關係。

對於維持朝廷的穩定和順治帝位的穩固,莊妃的做法不能說沒有作用。她抓準了多爾袞的特點,自始至終把他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最後,多爾袞還是因縱慾過度而死亡,說明莊妃對多爾袞的認識是極有眼光的。以此法來制此人,可謂深得其道。多爾袞死後,順治已長,權力也不再集中在某個大臣手中,清朝的統治集團就穩固了。多爾袞始終沒有篡權,這也是滿清能夠統一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歷來“和親”,皆是以女嫁人,莊妃無女可嫁,即使有女可嫁也無濟於事,那麼,莊妃只好親身委之了。以皇太后之尊而下嫁大臣,箇中功過委曲,又怎樣評說呢?皇太后下嫁多爾袞,雖清史不載,但史實如此,無可諱言。以滿清風俗,本不足為怪,因此也不必諱言。我們所要看到的是,傳統中國人維護權力的辦法實在太多、太奇妙、太豐富了。在這些辦法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中國傳統觀念的這樣一個側面:權力高於一切?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改革者的結局(1)

在古代社會里,中國的改革者似乎總沒有好下場。

何以會如此呢?有些人把古代中國難行改革的原因歸結為老百姓不願改革,其實,這很不公平。古代中國的改革,往往是由當權者首先推行的,同樣,也是由當權者首先阻止的。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不管老百姓是否願意,是否能給老百姓帶來好處,老百姓都要被動執行。當然,好的改革措施會受到百姓的歡迎,不好的改革措施會受到百姓的抵制,但無論如何,百姓的好惡很難影響到統治集團的態度。改革的失敗,往往來自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利之爭。

先從中國最早的變法者商鞅說起。

商鞅是衛國人,起先在魏國做小官,魏惠王沒有重視他,他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