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販茶,田園步步嬌,楠木生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陳秀才已經到了微山湖,依舊託昔日的熟人老吳收購了一批鴨蛋,由李雲天押送回來,他則跟著商船去了江浙一帶。
陳秀才早先為了生計跟著商船闖蕩過江浙一帶,對那裡人情風物極其熟悉。他不是那等死讀書的人,以前跟著商船馬隊四處行走,心裡對生意經的章程雖不熟悉卻也略知一二。他現在搭乘到微山湖的商船恰巧從山東到江浙一帶販茶販絲,於是他在船上時候也沒少跟跑船的夥計討交情,下了船在茶樓酒肆掏出錢來請人吃回酒,叫上兩盤豬耳朵大塊白切肉,那些夥計還只當他一個讀書人憨厚老實對他們這一行俱不懂,帶著炫耀的心思把江浙一帶各種生意都說了一回。
江浙風物豐盛,靠水靠山,產茶葉和絲綢,運到北方來,價格就會翻漲一倍。
這商船到了江浙一帶,恰好是草長鶯飛的清明時節。那時候各個山頭第一波的茶葉剛好出來,茶葉過後緊接著是熬蠶,恰好販了茶葉得了本錢在販絲綢,一來一回比那茶葉蛋有賺頭。
商船的掌櫃和陳秀才吃了幾回酒,便答應下來帶他去江南見識世面,橫豎是條大船,且陳秀才又是識文斷字的,日常也能幫著算賬記賬,身上又沒有一股子讀書人的落魄酸腐之氣。他一個人能佔多大地方,左右不過一個鋪蓋吃飯多加一雙筷子而已,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收了陳秀才幾瓶酒特意囑咐了陳秀才幾句,教他分辯茶葉的好壞,願意介紹中間人給他認識。且在商言商只不過要收一些利錢,這規矩陳秀才都懂,即使不提他也會把利錢分給掌櫃的。
這船也不是掌櫃的,俱是幾家商鋪拼的船。走水路既輕便又快,趕著清明之後新茶上市,把江浙的茶販到北方去。
齊安把信念給李氏聽,李氏知道陳秀才此時已經跟著商船去南方了。心裡頭一陣忐忑。她這麼大了從未出過白土鎮,就連那徐州府也只是聽說沒有去過。忽剌剌聽到陳秀才去千里遠萬里遠的江浙了,難保失了主心骨。外頭山高水長,他這麼一出去還不定什麼時候回來。
當著鄭豁子的面,李氏不好說什麼。鄭豁子一走,李氏則沒腳蟹一般對幾個子女說道:“江浙離咱們這地萬兒八里。不曉得你爹的衣裳帶得夠不夠。”說著就要開箱子,抖開衣裳看了又看。不知道撿哪件才好。
被雪嬌勸住了:“江浙是南方,此時的南方早已經是春天了,花也開了草也綠了。娘翻的衣裳都是冬天得,爹穿不著。商船在水裡一天行幾十里路。不到岸口就不停,就算娘給爹包了衣裳,也不一定能託人送他手裡。”
李氏想了想也是。她在家裡盤算來盤算去也不清楚外頭的情況,一切只能等李雲天回來在計議。心裡依舊不踏實。陳秀才一介書生,平日在村子裡聽到烈性的婦人罵個人都會臉紅,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又沒有李雲天的幫襯,不知道會不會吃虧上當。一般的商人都很精明,陳秀才又不是那等精明的人,他若是精明,這些年也不會被上房各人壓的死死得了。
晚上,陳雪嬌和李氏睡在一處,母女倆說了半宿的話。
既然陳秀才讓李雲天先把鴨蛋送來,那麼他們在家裡就要準備醃鹹鴨蛋了,陳雪嬌給李氏盤算趁著日頭好先把以前的罈子清洗消毒曬乾,否則等鴨蛋到家的時候在準備已經來不及了,若是到時候在趕上一場雨則更糟心。
開春後,鎮上的酒肆鋪子俱已經開業,許多酒樓的掌櫃以及販夫走卒經常來陳家問鹹鴨蛋的事情。藉著上一次的名聲,這一次的生意只能比第一回更加興旺。
陳雪嬌盤算著鎮上的各個酒肆茶肆早餐館子,光是這些鋪子的消耗就驚人,這門生意做了起來,大錢不消說,足夠一家人日常開銷嚼用了。
第二日,陳雪嬌就開了匣子,取出幾百文錢,託姑父在鎮上拉了一車鹹菜罈子來家裡。醃製鴨蛋離不了酒和鹽,她怕這生意被人奪了去,醃製的時候裡頭放了特製的大料,她打心底裡想著要把鹹鴨蛋變成陳家的獨有招牌。除了罈子,順手買了幾罈子鹽、幾斤上好的竹葉青。
鹹鴨蛋的製作很簡單,想要醃好卻不容易。
自打陳家的鹹鴨蛋在鎮上打響了名聲,也有一些人眼紅跟風而做的,可是口味卻遠遠不及陳雪嬌家的,只能自家吃拿去賣卻是不可能的。這些情況,陳雪嬌都知道,否則也不可能年一過就有人來家裡買鹹鴨蛋了。
不幾日,李雲天風塵僕僕的歸來了,這一次他帶來了兩千只鴨蛋。跟著貨船走的水路,到了徐州府僱了四輛大車才拉回家,因為包紮的結實,竟然一個破碎的都沒有。
罈子早已經清洗消毒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