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種瓜得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66 絕路,狀元辣妻,王婆種瓜得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難得的開口讓翰林院的見習政事的儲備官員發言,就想看看,大周計程車紳真的是鐵板一塊?鐵板到了首輔劉雲超都不敢輕易出言維護謝承玉兩人的地步。
“啟稟皇上,學生這一次請假回到紹興,親眼目睹了紹興的知府是如何清理田地的。
對於言官彈劾謝承玉侵佔士紳田地的事,學生很負責任的跟各位回答,紹興的那幾個知名士紳的子弟,為了侵佔百姓土地,逼迫百姓以五百文的價格賣掉祖上留下的田地,甚至還鬧出人命,但被掩蓋下來。
現在謝大人到任,免費為百姓提供狀師,為百姓公開取證公開審理公開判決,讓很多原先上不了檯面的舊賬,在陽光下暴露無遺。
那幾個士紳在當地百姓眼裡名聲臭不可聞,出門都被人戳脊梁骨,還因為他們為了逃避自家子弟犯下的罪行,倉促拋售田地,令租種他們田地的佃戶頓時無所可依,謝大人原先就是大家族出身,家底豐厚,看到佃戶滿臉愁容,這才親自出手買下士紳倉促出手的田地。
謝大人付出這麼多家產,卻讓佃戶休養生息三年,不收他們一分額外加稅,只讓他們交足大周十抽三的水田賦稅。
其實若是按照謝大人的功名,謝大人名下的這些田地,完全可以不必繳納大周賦稅,但謝大人卻做到了。
學生有幸見到了謝大人,他說,先有國,而後才會有家,國富才能民強。學生受教後慚愧不已,回到家中,陪著爹跟祖父長輩細細清點了家中田地,將祖上田地留下,其餘鄉里託付在家中的田地,都一一發還了他們。
紹興的百姓這些天就跟過年似的,臉上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學生看了很受啟發,若是大周處處如此,民心自然安定,大周必定富強。”
李達能如此,是受到徐寅的影響,徐寅告訴他們,現在皇上用謝承玉兩兄弟去紹興嘉興清理土地,增加大周賦稅,表面說來是利國利民的國策,但實際上還是在站隊。
是站在皇上這一隊,還是站在士紳集團一隊?若是皇上只是為了試探一下,也許誰也可以不必有任何動作,可若是皇上做了充分部署,下定決心開啟士紳侵佔土地的局面,就不得不面臨站隊。
若想兩邊不得罪是不可能的,除了徐寅家裡沒有田地,他們誰的家族裡面都有田地,哪怕是殷中,曾經敗落的家,在殷中高中之後,迅速崛起,說到底,還是舉人以上功名的福利造成的全國土地兼併的局面。
舉人名下田地算是官田,可以免稅,這麼一來,只要誰家有舉人以上功名,自然有人趨之若鶩的將名下田地寄託過來,以逃避大周民田十抽三的賦稅。
而隨著舉人兼併土地越來越多,家底越來越豐厚,也將會越來越有實力繼續兼併土地,關鍵是官田不上稅啊!
最後的局面是大周計程車紳把持了大周大部分的良田不用上稅,而租種士紳田地的佃戶,不得不繳納十抽五之多的租子給士紳。
大周積累這麼多年下來,土地兼併早已成為嚴重拖累國家賦稅的包袱,皇上有些開啟這個局面,不斷派人打擊非法侵佔民田,但效果實在微乎其微。
這一次皇上下了狠心,一定要開啟缺口,讓田地重歸於百姓,不過一想到舉人功名之後,託付田地逃稅的百姓,也感到束手無策。
這些百姓貪圖眼前利益,等過了些年,他們必定淪為沒有田地的佃戶,國家收不了賦稅,百姓也越過越差。
看中了謝文婧的果敢睿智,皇上想到了她爹跟三叔,只要自己保證他們安全,他們說不定就能下手給鐵板一塊計程車紳集團捅開一個口子,現在口子才裂開一點縫隙,朝臣就集體對他們下死手了,還好,還有李達能站出來為他們洗清誣陷,難為他能自查自糾退田還民。
“皇上,學生對舉人功名之下的官田不用交稅的祖制有些憂心,我大周始皇為了促進士子安心讀書,不僅僅給了舉人足以養活一家三口的米祿,還免除了舉人名下田地的賦稅,本意是為了讓舉子可以安心讀書,為國效力。
可學生卻看到了大量舉人罔顧始皇的一片善心,利用始皇為他們制定的福利政策,大量兼併家族鄉里的田地,日積月累,才造成了如今大周大部分的良田成了不要交稅的官田,而擁有少量的旱地百姓,卻繳納十抽三的水田賦稅苦苦支撐大周田地賦稅。
學生有時候會想,若是我大周的始皇能看到今天的局面,一定會痛心疾首,他的一片善心被人利用到如此境地,讓始皇情何以堪?
學生也知道,這樣的土地弊端已經積累上百年,難以真正退田還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