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雲之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42 章(我給朱元璋打工那些年3...),朕只想要GDP,初雲之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被大長秋吉春領著,一路到了未央宮,經過戍守禁軍搜身之後,另有專人前來侍奉更衣,這才有郎官前來牽引,帶路往前殿去。

朱元璋貫徹老實憨厚的人設,不敢東張西望,一路眼觀鼻鼻觀心,只管跟在郎官後邊埋頭趕路。

沿著石階一層層登頂,他餘光瞥見大殿兩側侍立著的朝臣,心下不由得暗暗驚奇:今天並非朝議之日,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在這兒?

然而相較而言,他,穆義康出現在這裡,帶給朝臣們的震動似乎遠比朱元璋看見他們來的要大。

甚至有幾個官員驚得笏板都掉在了地上。

壓抑著的議論聲立時響了起來,更不乏有人對他怒目而視。

朱元璋心頭微微一沉。

這是怎麼回事?

引路郎官不停,業已來到正門之外,他更不能擅自站定,緊隨其後跟了上去。

很快便有內侍高聲唱喏:“廣陵郡王義康奏請入殿拜謁天子!”

朱元璋隨即俯首。

繼而便有內侍層層傳話過來:“天子曰,可!”

郎官便往旁邊退了一步,躬著身體,示意朱元璋入內。

比起正殿之外,殿內的朝臣來的要少,但是卻更加不容小覷。

本朝宗正穆琰乃至於幾位年高德劭的宗親,跺跺腳能叫朝堂變色的幾位反正功臣,三公九卿,乃至於列位朝廷重臣……

朱元璋入得殿後,便覺一道道目光齊齊投射到他身上,其中有得意,有矜傲,有審視,有憤恨,也有熊熊怒焰。

他按捺住心下情緒,遵從禮節,近前向天子見禮,目光不易察覺的向上一掃,不由得眼瞼微跳。

當今天子不過二十九歲,正該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如今卻病懨懨的歪在塌上,兩頰凹陷,眼下青黑,臉上一絲血色也無。

竇皇后坐在床榻一邊,雙手捧著天子的右手,臉色慘白,眼淚不間斷的往下掉。

聽見朱元璋作聲,天子強撐著轉過臉來看他,重病使然,有些飄忽不定的視線勉強落在他臉上,辨認出來者是誰之後,他所剩不多的精氣神好像在一瞬間全都散了。

竇皇后霍然轉過臉去,目光凌厲,直直看向父親竇敬,厲聲道:“大將軍!”

其餘幾位重臣,也是面露慍色。

竇敬年過六旬,鼻直口方,一雙眸子閃爍著虎狼一般的光芒,眉宇間仍舊能看出年輕時候的英武之氣。

他面不改色,起身拜道:“陛下顧惜宗廟,心懷社稷,不欲使稚兒入繼大統,甚至不惜斷絕自身後代祭祀,家國之心,天下彰焉!臣大將軍敬不敢有違聖意,遂選請莊悼太子之後廣陵郡王入宮承嗣大寶!”

低垂下的面容遮掩住他此時的得意與譏誚,竇敬聲音平穩,尤且帶著崇敬:“廣陵郡王是莊悼太子僅存的後人,而莊悼太子是景宗皇帝的嫡子,景宗皇帝生前便已經為其昭雪,世間還有比廣陵郡王更符合大義名分的後繼之君嗎?皇位重歸嫡脈一系,此先祖之所望,大勢之所向也,伏請陛下許之!”

滿殿之人盡皆變色,朱元璋終於在此時意識到,自己一路過來收穫的敵意究竟是從何而來了。

當今天子幼年登基,乃是被以大將軍竇敬為首的反正功臣推上帝位的傀儡。

本朝國祚還沒有到能夠終結的時候,皇族穆氏在民間仍舊深得人心,大將軍竇敬雖有覬覦大位之心,但終究不敢更進一步,只能退而求其次,嫁女入宮,希望下一任天子出自竇氏女之腹。

當今天子的後宮裡有三位竇家女,除去竇皇后之外,另外兩個也是竇敬的女兒。

只是很可惜,她們都沒能為天子誕下一兒半女。

後宮中其餘人也無所出。

而上天顯然沒有給天子繼續蟄伏的機會。

一場重病打垮了他,天子的壽數就如同風中搖曳的燭火,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

所以擺在天子跟竇敬面前的問題就是,如何選擇後繼之君?

竇敬想要立幼帝。

一來小孩子好掌控,短時間內不能親政。

二來若立幼帝,則必須過繼到天子名下,如是一來,竇皇后便是年幼天子名正言順的母親,他竇敬便是幼帝的外祖父!

且這做法也合乎常理——當今無子,身為臣下,怎麼能叫天子沒有後代祭祀,無法享受香火供奉呢?

但竇敬沒想到的是,天子幼年登基,為人所控數年,受夠了明明是天下之主卻不得不仰人鼻息的痛苦,也不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後有了五個大佬弟弟

雲婖歌

阻止反派滅世的正確方法[穿書]

春水醉山

月隱清淺時

星羅洛洛

實習土地爺

地君.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