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雲之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42 章(我給朱元璋打工那些年3...),朕只想要GDP,初雲之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這痛苦加諸在別的幼兒身上,所以他做出了一個違背時下之人秉性的選擇——

我不要過繼來的兒子,不要死後的香火!

主少國疑——為了天下穩定,我要成年的堂兄弟承繼大寶!

你不要妄想像控制我一樣控制下一個天子!

關於後繼之君選擇區間的這場鬥爭,是天子獲得了勝利。

傀儡天子,也仍舊是天子。

如果連選擇後繼之人的權力都失去了,豈不是連最後一層遮羞布都沒有了?

雖然反正功臣勢大,可朝堂上仍舊不乏有願意為穆氏效死的忠臣。

但是關於最終人選的確定,是竇大將軍贏了。

因為他選擇了一個遊離於主流繼位人選之外,沒有接受過任何儲君教育,但是仍舊具有繼位資格的郡王為後繼之君!

穆義康,莊悼太子之子。

他的確是當今天子的堂兄弟。

從血統論,他甚至可以說是最名正言順的人選了。

穆義康的繼承序列來自於莊悼太子——莊悼太子可是景宗皇帝的嫡長子!

雖然後來莊悼太子被景宗賜死,但是景宗皇帝生前早已經為其翻案。

遵從本朝國制,莊悼太子為景宗皇帝的第一序列繼承人,他的嫡子為第二序列繼承人,若無嫡子,則庶子為第三序列繼承人——穆義康就處在這個第三序列上,且是唯一一個處於第三序列的。

至於景宗皇帝其餘的那些庶出皇子們,無一例外,全都是第四序列,他們的兒子,得排第五!

可這一切都架不住穆義康是個在掖庭和民間散養長大的郡王。

因為那著實尷尬的身世,他沒有接受過正經的儲君教育——甚至連皇孫該有的教育都沒有。

他是個純粹的,野蠻生長的人。

難道要指望一個這樣的人去縱橫捭闔,壓倒竇大將軍,重振穆氏皇族嗎?

諸多心繫穆氏天下的朝臣不由得心生絕望。

誰能想到竇大將軍釜底抽薪,居然選擇了這樣一個人呢。

只有皇帝們在空間裡邊看戲,順帶著替竇大將軍上香。

嬴政:“……走好。”

李世民:“喲嚯,這可不是普通的廣陵郡王,這是朱扒皮傾情演繹的廣陵郡王!”

李元達:“我奉勸這位竇大將軍,趕緊停止你的引狼入室行為!”

劉徹幸災樂禍道:“來不及啦,沒救了,等死吧!”

……

穆義康這個人選,是竇敬再三斟酌之後,方才選中的。

從大義名分上來講,穆義康最合適。

從竇家的利益來說,穆義康也最合適。

竇大將軍不需要一個從小接受帝王教育、野心勃勃的天子。

這必然會給他和竇家帶來滅頂之災。

竇大將軍也不想扶持一個跟當今天子親善、血緣親近的宗室上位。

因為對方會覺得他是因血脈而得到帝位,不會由衷的對他心生感激。

兩廂考校,還有比穆義康更合適的嗎?

敲定這個人選之前,竇敬特意帶了厚禮,前去拜訪居住在長安西市的一戶人家——如果叫滿朝文武知道,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竇大將軍,居然親自登門拜訪一個無官無爵的布衣,只怕都要大跌眼鏡。

竇敬卻很慎重,先自在家齋戒,沐浴更衣,提前送了拜帖過去,待到到了門前,也不叫僕從前去叫門,而是親自前去同門房寒暄:“公冶先生可在家嗎?”

守門的老僕睜開眼看了看他,慢騰騰的“噢”了一聲:“是大將軍來了啊。”

又起身為他帶路:“先生在家等您。”

竇敬年輕的時候不信鬼神之說,覺得那些諸如婦人有妊之時夢見紅日入懷的事情都是後來造勢,直到他出去打獵,救了一個不小心摔落山崖的中年文士。

彼時他正年輕,滿腔熱血,施恩並不求報,將人救下,便待離去,不想卻被那中年文士叫住了。

“在下姓公冶,單名一個循字。”

這是他說的第一句話。

竇敬無可無不可的應了一聲,並不很放在心上。

然後就聽公冶循道:“我觀足下相貌,來日必定能夠乘坐金根車,佩戴十二串的冠冕,你的家族也會因為你而顯赫。”

竇敬聽得笑了,深覺滑稽。

他覺得這個人大概是被自己救了,心存感激,所以就想說幾句好話討他高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後有了五個大佬弟弟

雲婖歌

阻止反派滅世的正確方法[穿書]

春水醉山

月隱清淺時

星羅洛洛

實習土地爺

地君.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