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定慧初修,死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在修此觀想念佛的法門中,真的看見“阿彌陀佛”現前時,切莫亂動歡喜心,或種種散亂心,這隻表示你觀想對了。所以這時,不要歡喜,也不要恐懼,只是澄心止意,一念不亂,我在佛的心中,佛也在我的心中,了了分明,無有差射。但也不是說好像投胎一樣,投在佛的身中,而是覺得我心與佛合而為一,佛我一如,了無分別。既不我慢貢高,也無歡喜也無悲,一心清淨自在,一念“阿彌陀佛”。所謂“萬年一念,一念萬年。”如此即可。
如果有時候觀到自己身體內外充滿光明,心中不要起分別,不要問此光是真是假,是佛是魔。是真的佛光也很平凡,是魔光也沒有什麼可怕,即使放光動地也不希奇。這些境界,都是自性心光的偶然顯露而已。一切眾生,本來就具備了這些功能,現在只是回覆了白性心光,不希奇、不執著就好。如果一生執著之心,就白起魔障了。有時觀想念佛下去,自己頭頂會呈現光明。但要注意,頭頂放光,同樣也不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見的。如果是用眼睛看見的,則兩眼必已上翻,那樣會影響眼神經與腦神經。凡是念佛念得好的人,外面的形貌,更顯得慈祥、可親、活潑、和藹、清淨、莊嚴。心身更健康,頭腦更清楚。是一個活活潑潑的平凡人,慈悲喜捨的平凡人。稍有怪異,即不是佛,而是糊塗的“糊”了。所以說,頭頂放光,身體內外放光,都是自己觀照而知的,不是肉眼所見。肉眼看見的光影,必須小心求證,是否是眼病現象。如在靈明中,見一片光明,常時修習,永不退轉,將來臨命終時,從頂囟門驀直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就有把握。但年紀大的人,平常日子唸佛觀想,如無真正定力功夫,切切不可隨便就觀想頭頂,否則,很容易走掉,或者引起血壓升高。所以密乘傳法時,往往同時傳授藥師佛的長壽法,觀想藥師佛的法門,是從頭頂下降,不致虛脫。強健的人也可以修此法門,因為年青人壽元充沛,未來的日子還長的很,須知一個人求生不易,求死也很難,所以要真能修到來去自在,可不容易。
再說“持名唸佛”的三種法門:一“出聲唸佛”。念“南(na1)無(m62)阿(a1)彌(mi1)陀(tuo2)佛(fo2)字字要發音清楚,可以大聲念出,但不要只在喉嚨嘶叫,心裡卻在打妄想。要由喉嚨以下的胸腔發音。由丹田的氣,連線上來發聲,一口氣念下去,唸到氣接不上來時,閉上嘴巴,不要用任何特別呼吸的方法,只任其自然,聽任鼻子自然呼吸。此時心中沒有雜想,片
刻之間,非常清淨,既不造妄想業,也不動祈求心。這樣一口氣,一口氣的念去,心氣合一,心念合一,便得大利。如果唸到聲光合一,也不必志得意滿,此中道理已如前面所說,不必多講了。
二、微聲唸佛。雖然還是一口氣,一口氣的念,但旁人聽不太清楚,只是自己耳根反聞內聽,一字一句的清晰念去。
大聲念或微聲念,都要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最好耳根不要分昕外界的聽音。在唸佛中間,縱有一個雜念,要立即自淨其意,要以唸佛之念來遮斷一切雜念,專心注意在返聞內聽上,雜念自然中止不生。唸到六根不受外界影響,念念是佛,這樣也就是合於觀世音菩薩“返聞聞白性”的法門,同時也可進人大勢至菩薩“淨念相繼”的唸佛境界。
如此念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直念下去,當然沒有不成就的。如是修去,在活著的時候,身體鍵康,百病消除。一旦臨命終時,可以不麻煩自己,也不拖累別人,那便恭喜自在了。
三、瑜伽唸佛。持名唸佛是出聲唸佛,要聲氣臺一。瑜伽唸佛,是意念臺一,達到如《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所講:“淨念相繼”的境界。這也就是心心念佛的法門。如活在世間,能修到“淨念相繼”,將來臨命終時,往生淨土,必然成就。所謂“淨念相繼”,就是由持名唸佛或觀想念佛,而到達隨時隨地,念念在佛念之l中。這種瑜伽唸佛,最初正如白居易的詩倡所說:“坐也阿彌陀,行也阿彌陀,縱使忙似箭,還是阿彌陀。”隨時都念念在阿彌陀佛。平常一般人說,現在是超音速的時代,一切都講究快,講究速度。所以許多人都說,我太忙了,工作太緊張了,沒有辦法念佛。昕來好像蠻有道理,但是忙到極點,也不會像射出去的箭,發出去的子彈那麼急速吧。縱然忙到這個地步,身忙心不忙,能夠做到還是一念在“阿彌陀佛”上,必定成就無疑。
如此隨時隨地念下去,漸漸的念也念不起來了。只是一片清明,了無雜念的閒心。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業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