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歷史的困惑,塵小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當地的脫產幹部每月17斤地瓜幹也很低了,也吃不飽,那點定量又怎能解決我們全家的問題?他們明確表示,不希望佔我們的“便宜”,不忍心讓中央下放幹部跟他們一樣捱餓。後來我又親自去了,當面向他們表示要與他們同吃,有難同當,不怕捱餓。這位主婦聽了之後,感到很為難,也沒有直接回答我,只是讓我到廚房去看看。我看灶臺上是一隻缺了口的破鐵鍋,旁邊有個類似沙鍋的瓦罐。她說:現在不只是沒糧食吃,沒柴燒,連口像樣的鍋都沒有了。家裡原來的鐵鍋,大鍊鋼鐵時被搶去砸了,以後就都去公共食堂吃大鍋飯了。不久前,公共食堂散夥了,只得自己回家做飯吃。可是鍋沒了,沒錢買鍋,也買不到,只好用這口破鐵鍋先對付著,說到這,她傷心地哭了。大隊書記郭玉田說,現在幾乎是家家戶戶都缺鍋,供銷社只有公共食堂用的大鍋,最小也是“三印”的,家庭用的飯鍋(五印的)沒有貨,這是公共食堂解散後出現的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大難題。我明白女主人的意思了,以後就再沒提和他們一起吃飯的事了。

談到公共食堂問題,社員普遍對它沒有好感。有的說“早就該解散!”“如果不是公共食堂,還死不了那麼多人!”有的回想起1958年大躍進、大鍊鋼鐵,他家的鍋被搶去砸了的情景時說:“我們全家男女老少,傷心極了,大哭一場,打那以後,就沒吃上一頓像樣的飯。”當聽說中央《緊急指示信》中,還有一條規定“要辦好公共食堂”時,他們心有餘悸,膽戰心驚,生怕再辦。看來,公共食堂剝奪了農民吃飯權,大傷農民的心,沒有一個人說它是好的。他們列舉公共食堂的罪狀,實際上是控訴!

他們對公共食堂的看法,我是很同情的,因為我不久前在農村吃過幾個月的公共食堂。1958年夏天到1959年春天,我們在河北省徐水縣和寧津縣(後來劃歸山東省)搞人民公社調查,那時也搞“三同”。我們都在生產隊食堂吃飯,每天交一斤糧票、兩毛錢,農民在食堂吃飯不要錢。那時有些領導的確昏了頭,報上宣傳水稻畝產上萬斤,十幾萬、幾十萬斤,糧食多得不得了,連毛主席都說吃不了怎麼辦?於是有些地方就提出了“放開肚皮吃飽飯”,甚至秋收時地裡的糧食也不收了,損失浪費十分嚴重。白薯不收犁掉,豆子不收豆莢裂掉在地裡爛掉。後來又提出了減少種植面積。少種、高產、多收,實行“三三制”(用三分之一耕地種糧食)。那時因為剛開始吃公共食堂,糧食問題還沒有暴露出來,還能夠吃飽肚子,不至於捱餓。即使如此,如果讓農民講真心話,他們對吃公共食堂也是普遍不滿意的,打心眼裡不贊成。可是,官方的宣傳機器卻把公共食堂說得那麼優越,那麼好,硬是把它強加在農民頭上,說是農民的“普遍要求”、“迫切要求”,說公共食堂怎麼怎麼好。一句話,說它是“社會主義的新生事物”、“共產主義萌芽、“誰反對,誰就是資產階級思想,誰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就進行批判,甚至鬥爭”。我記得那時有一位社員說了一句:“大鍋飯就是不如小鍋飯好吃。”人家批鬥他說:“這是資本主義思想。”他不服氣爭辯說:“這是事實,不信你試試看,小籠包子和大籠包子哪個好吃?大鍋麵條和小鍋麵條哪個好吃?大鍋炒的菜和小鍋炒的菜哪個好吃?”他逼著一些人當場回答。等了好一會,沒有人回答。這時一位年輕人站出來喊:“大籠包子好吃!大鍋麵條好吃!大鍋炒菜好吃!”有的質問說:“聽到了沒有,這是大家的意見,怎麼,你還不服氣嗎?‘一大二公’,“大”就是社會主義的,大就可以放開肚皮吃飽飯……”有人對此感到奇怪,私下偷偷問我,你說大鍋飯好吃,還是小鍋飯好吃?我說:“你們說哪個好吃?那是你們的事,反正我快走了,回到北京家裡還得吃我們的小鍋飯。”

剛開始辦食堂時,儘管大鍋飯不好吃,但還都能管飽。不僅食堂管飽、隨便吃,有的還把飯打回去餵豬、喂貓、餵狗,浪費極大。可是這種情況沒有維持多久,進入1959年冬天就不行了。因為糧食供應出了問題,對此人們沒有思想準備,再加上廬山會議整了敢於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反映真實情況、以彭德懷為首的“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上上下下大批“右傾機會主義”。人們再不敢反映真實情況,不敢講真話,都在閉著眼睛,餓著肚子為公共食堂、為社會主義優越性大唱讚歌。以至到了1960年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一些地方發生了由於吃不飽飯、營養不良、大批農民被餓死的情況。

我剛到西馬小隊時,正是死人的高峰期。這個4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差不多一個星期就死一兩個人,情況十分緊張,今天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與情人

冷如冰

少爺,別太放肆

西門線上

對酒當歌

天馬行空

孔子密碼

猜火車

紅嗩吶

炒作

請不要在組織裡談戀愛[綜鬼滅]

天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