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九五章 漢陽鋼鐵廠,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初徐壽在歐洲取經的時候,都沒有能夠得到這個領域的前沿技術。
當初復興軍引進電報機的時候,同時進來的蓄電池也都是落後幾代的技術了。
徐壽回國之後就將蓄電池當作自己的一個主要研究科目。因為要發展電力就離不開電池這中電力儲存裝置。
當然董書恆也給了他跟多的建議。
另外歐洲的行動小組也為了蓄電池的事情采取了好幾次行動。甚至是損失了三四名外圍情報人員。
最後終於從英國人搞到了鉛酸電池的相關技術,給徐壽的實驗帶來了啟發。
“那成,只要電池能夠到位,咱們的適用型潛艇也一定能夠提前建好。”鄧柏林聽了董書恆的話極為興奮。
搞科研的人就是這樣,喜怒哀樂都放在臉上,直男一枚。
“好,我也靜候你們的佳音。”
董書恆除了看了潛艇的研製情況。
還去看了武昌船廠的魚雷快艇生產區。
魚雷快艇必須要形成叢集效用才能夠發揮作用。
所以除了在旅順生產之外,在武昌造船廠、高郵船廠都有製造的產線。
大規模造鐵甲艦肯定是不行的。董書恆現在沒有那樣的經濟實力。
海狼級雙體魚雷快艇就是董書恆目前準備擺在近海的殺手鐧。
如此廣闊的海域不可能每個地方都擺上一支鐵甲艦隊。那麼在敵人襲擊的時候港口除了炮臺還應該有主動出擊的能力。
按照董書恆目前的計劃,復興軍只能養活三支鐵甲艦隊。
一支放在南洋海域,這裡跟西夷殖民者的殖民地犬牙交錯。
這支鐵甲艦隊要配合藩屬國的海上力量,維護各個藩屬國以及復興軍在這裡的海上利益。
第二支會放在本土地區,作為機動力量,同時也擔任第一防禦島鏈內的最後防線。
第三支是董書恆準備打造的遠洋艦隊,主要在南太平洋和東太平洋機動。
然後一些不重要的地方,董書恆會安排一些老式的水師,這些水師主要還是老式戰艦,主要擔任的也是巡航的任務。
即使這樣,艦隊也沒辦法兼顧復興軍龐大的海疆。
原本的那些五六百噸的近海巡邏艇,沒辦法跟大型的軍艦對抗。靠上去就是給敵人送菜。
所以董書恆需要一種小艇,在平時的時候能夠擔任巡航的任務,在情況緊急的時候還能夠擁有挑戰大型軍艦的能力。
於是就有了現在這一款海狼級雙體魚雷艇。
之所以選用雙體的結構,一方面是為了將柴油機的煙囪隱藏在下放,讓這種魚雷艇更加不容易被發現。
另一方面是為了彌補噸位不足,穩定性不強的問題。
使用柴油機的雙體魚雷艇能夠比蒸汽機獲得更大的動力,而且輪機佔有的空間也大為減少。
它的操縱簡單,每艘魚雷艇上面只需要三十幾名官兵就能夠操縱過來。
這樣的成本不可謂不低,每個港口王放上十幾艘這樣的魚雷艇組成一個大隊就能夠對敵人的艦隊形成不小的威脅。
最起碼還可以使用狼群戰術對敵人的艦隊進行騷擾,拖住敵人,給港口的佈防以及主力艦隊來援爭取時間。
在武昌船廠位於江邊的幹船塢中就有十幾艘海狼級魚雷艇在建。
現在已經交付給各個海上警備區的海浪級已經有了五十幾艘了。
這種船的建造週期很短。在所有的技術問題都被攻克之後很容易就能建成。
視察長江沿岸的經濟發展情況也是董書恆此次出行的目的。
長江中上游地區後面才進入復興軍的治理體系,這裡的發展還是有些滯後,鄂北還好一些。
左季高在這裡的時候就跟復興軍之間有著貿易往來,這裡的大冶鐵礦品質還是不錯的。
當初透過跟淮海軍的貿易,左季高硬是養出了幾萬軍隊。
應該說作為九省通衢的鄂北地區底子還是可以的。
這裡的商業氛圍還是比較濃的。
復興軍接手之後,因為社會迅速穩定下來,這裡的經濟發展的很快。
董書恆乘船經過武昌城的碼頭區的時候發現沿江地帶都是繁華的商鋪和倉庫。
碼頭上有很多扛活的工人,在幫助貨船裝卸貨。
現在已經是五月份,沿江的地方已經十分炎熱。
大部分的碼頭工人都是光著膀子幹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