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九五章 漢陽鋼鐵廠,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的扛麻包的碼頭工人肩膀上會墊上一張麻布做的護肩,上面有一個帽子可以將頭也都護住。

有些人的護肩下面會縫上一層棉布,這樣能夠避免肩膀上的面板被麻包磨破。

他們身材健壯,面板又黑,光著的上身露出了一塊塊的腱子肉。看樣子他們雖然辛苦,但是吃的還不錯。

許多人見到是長江水師的炮艇經過,都忍不住駐足觀望一下,然後繼續幹自己的事情。

長江水師的炮艇正常會巡視江面,保證航道的安全。不過也不是經常看到,畢竟長江那麼長。

長江中上游地區在滿清時期有不少江匪,專門打劫江上的過往商船。

他們平時也是跑船的,但是見到落單的商船就會生出歹心,化身水匪。

這種水匪非常難抓。復興之後,這些水匪依然存在。

尤其是現在江面上的航運更加的繁忙之後。

有些人還在想著做這種一錘子的買賣。

復興軍不得不在沿江的各地劃分不同的水警區。

給那些水警分配巡邏用的快艇,這才遏制了這種情況。

當然了,長江水師的巡查威懾也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的幾個內河水師,要數長江水師的規模最大,而且長江水師現在也不是原來長江水師,艦隊中增加了幾艘稍大一些的炮艇,顯得更加的威武雄壯。

碼頭上人太多,有些亂,不然董書恆都想要去武昌的碼頭上轉一轉。

江的北邊是漢陽府,看起來沒有武昌府繁華。

但是那裡在建造一座大型的鋼鐵廠,這座鋼鐵廠主要是輻射長江中上游地區。

還要為武昌府的造船、機械等工業發展提供鋼材。

原本董書恆在江寧開辦了鋼鐵廠,不準備再在武漢開辦鋼鐵廠。

因為他覺的有長江水道的連線,運輸應該不成問題。

但是董書恆還是低估了工業化程序中鋼鐵的巨大需求。

現在復興軍即使建設了五個鋼鐵基地,依然滿足不了自己對鋼鐵的需求。

每年還要從海外進口鋼鐵。

董書恆估計這種情況還要延續很長的時間。

因為僅僅是鐵路線消耗的鋼鐵就是海量的。

復興軍有大量的地盤需要用鐵路來連線。

還有董書恆規劃的水電工程,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鋼材。

這還沒有算上民間需求的上升。

等今後老百姓的生活好了,他們要建造更好的房屋,肯定需要鋼材。

地方上要建設更多的工廠需要鋼材。

要造拖拉機、造汽車都需要大量的鋼材。

最終,董書恆還是決定在漢陽府這裡再建一座大型鋼鐵廠。

也許是因為某種情節,董書恆決定親自來為這個鋼鐵廠剪綵。

此時,水師的船隊在江面上拐了一個灣,向著一江之隔的漢陽府趕去。

漢陽府城的邊上龜山之側的沿江空地早就已經被空了出來。

一座鋼鐵廠拔地而起,遠遠就能夠看到一些高爐拔地而起。

這個鋼鐵廠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所有的裝置都是自己生產的。

小克虜伯過來之後,帶來了全套鋼鐵製造技術。

這其中就包括鍊鋼裝置的製造技術。漢陽鋼鐵廠的的裝置就是大豐的大型裝置鑄造廠製造的。

在此之前,他們也為其他的幾座鋼鐵廠製造了裝置。

但是還沒有哪一座工廠是全部使用自己生產的鍊鋼裝置的。

當然了,整座漢陽鋼鐵廠,不可能僅僅只有鍊鋼裝置。

全廠包括生鐵廠、貝色麻鋼廠、西門士鋼廠、鋼軌廠、鐵貨廠、熟鐵廠等6個大廠和機器廠、鑄鐵廠、打鐵廠、造魚片鉤釘廠等4個小廠。

為了這個鋼鐵廠,商務部投資委員會出資246萬華元,控股百分之五十一,鄂北地方官府投資142萬華元,控股百分之三十。剩下的股份面向社會籌集資金,實際支出在600萬華元左右。

它算是一個國屬企業。復興軍的許多國屬企業現在都會拿出一部分的資金向社會募集資金。

當然這是一些不涉及核心產業的國屬企業。

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為這些企業引進社會監督。

這些年下來很多國屬企業的員工都是老員工了。時間長了就有人產生了惰性,出現了混吃大鍋飯,濫竽充數的情況,還要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