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六九章 仰光爭奪戰(求票!),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妙烏城位於阿拉乾地區萊謬河的河口地區,英國人控制了阿拉乾地區之後在當地扶持了一個土王負責管理當地的土人。
這座妙烏城就是土王的都城。
這座城的英國人並不多。他們主要集中實兌港。那裡有英國殖民當局派駐在這裡的官員,還有一支五百名英軍和三千孟加拉僕從軍組成的駐軍。
這就是英國人在阿拉乾地區的全部力量了。
四月十七日,五萬緬甸大軍突然翻過了阿拉乾山脈殺了過來。
他們的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迅速佔領阿拉乾地區。當地的阿拉乾土兵根本抵擋不住緬甸士兵。
僅僅兩天時間緬甸王國計程車兵就打下了妙烏城。
御駕親征的伽羅亞下令殺死了英國人扶持的土王,然後分出一萬士兵圍攻實兌港。
自己則帶著四萬的主力沿著阿拉乾的海岸線向下緬甸殺去。
英國人的兵力主要的駐守在下緬甸和上緬甸之間的實際控制線位置。
為了防止緬甸人從叢林中出來偷襲,英國人還指揮僕從軍們建立碉堡防禦設施。
現在伽羅亞直接繞過了這裡,從不設防的阿拉乾地區殺了過來。
這一招迂迴戰術用的漂亮。
這當然不是伽羅亞想到的辦法,甚至不是緬甸王國的大臣想到的。
這個主意是那個華夏上使李大人提出來的。
每次面對這個上使李大人,伽羅亞都會產生一些看不透的感覺。
這位李大人在自己的面前幾乎一直都是一種不卑不亢表情。
不像緬甸的大臣一樣對自己卑躬屈膝,也沒有上國使者的那種盛氣凌人。
總之,跟他在一起,心中就莫名地安穩。要不是這李大人是位上使。伽羅亞都想讓他來做緬甸的國相。
下緬甸的英國守軍知道北邊的緬甸人出兵了之後,急忙的從北邊的防線上抽出兵力向西調。
實際上,此時英國人最好的辦法是圍魏救趙,直接北上去攻打緬甸人的都城阿瓦城。
緬甸現在大軍盡出,後方一定空虛。
但是現在英國人手中也沒有多少的兵力,主要是他們的海軍現在都在孟加拉和加爾各答的港口,防備太平聖軍的偷襲。
下緬甸的兵力和阿拉乾地區的情況差不多。
那幾千人的孟加拉僕從軍用來防守都不夠,根本就沒有辦法發起進攻。
當英國人將軍隊調到下緬甸的西邊,還沒有開始佈防就跟伽羅亞率領的大軍撞到了一起。
“殺上去。”伽羅亞直接下令全軍衝殺。
伽羅亞這邊計程車兵,雖然也裝備著燧發槍,但是他們的訓練差遠了,甚至連英國人手下的孟加拉僕從軍都不如。
那些僕從軍至少還能夠排出略顯凌亂的線列陣行。
伽羅亞這邊計程車兵只能各自射擊,連齊射都打不出來。
對於這一點伽羅亞也沒辦法,他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訓練這些人。
能夠讓他們正確的使用這些火槍就已經不錯了。
好在他們的人多,只要一波衝殺,上去之後放上一槍,然後挺著刺刀上去刺殺就好了。
果然,最後英國人大敗退走。不過伽羅亞也只是殺了一些孟加拉僕從軍。
英國人丟下了自己的僕從軍,腳底抹油一般逃回了仰光。
見到不可一世的英國人竟然都被自己打敗了。
伽羅亞手底下的這支新軍士氣大振。
要知道幾十年以來,緬甸人一直被英國人壓著打。
他們的心中早就對英國人產生了恐懼。
現在這些英國人竟然當著自己的面逃跑了。這是第一次英國人當著緬甸人的面這麼的狼狽。
五天時間,伽羅亞就帶著緬甸人殺到了仰光。
一路上那些原本隸屬於緬甸王國,剛剛被英國人佔領了兩年的小城池紛紛投降。
仰光城內人心惶惶,人們的都向港口跑去。
港口的商船此時人滿為患,成了香餑餑,人們都想要乘船離開。
吉姆是一個在仰光討生活的英國人。他總是穿著光鮮的西裝,在港口的位置晃盪,希望的能夠碰到那些剛來東方的商人。
他的工作的就是為這些外國商人做經濟人,幫他們在緬甸介紹生意。
他已經在印度成立了家庭,他的妻子就跟他一起住在這裡。
要是在英國國內,吉姆這樣的人就是一個窮光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