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八八章 滬上,回到清朝做鹽商,獨孤賞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坦克是情報部的一名老人了。

當初,淮海軍還沒有進入上海的時候。他就已經被安插到上海了,和白玫瑰是當時上海站的雙臂。

當時的他是一名幫會老大,同時也是黃包車行的老闆。

那時的他主要是充當情報部上海站的行動隊。

因為開的是車行,可以養著大量的人手。車伕平時穿梭大街小巷,接觸的人多,也便於採取行動和獲取情報。

當初復興軍刺探到劉麗川小刀會起義的情報,車行這邊就是立了大功勞的。

再後來,情報部在上海監視洋人,獲得情報,都有車行的影子。

現在情報部上海站的人已經比以前少了很多。

現在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反滲透以及監視在滬上的洋人,還有就是從洋人那裡蒐集情報。

畢竟現在滬上是華夏的地盤,所以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來保護情報站的安全。

坦克管理的車行更多的時候就是一個正經的車行,不過依然還是情報部的產業。

明面上是坦克手中的產業,但是坦克只是一個管理人員而已,每個月坦克可以拿十塊的月薪。

復興軍收回滬上之後,在滬上搞了一次嚴打,打掉了很多當地的幫會社團。

抓捕的盲流全部都遣送到了偏遠地區的勞改農場去改造,他們改造好了之後也只會就近安置。

坦克也不得不配合政府的行動,解散了車行的幫會,然後約束好手下的弟兄們做華夏的守法公民。

華夏依法治國,幫會這種組織是不允許存在的。

上海被淮海軍收了之後,依然還是一個對外交往的視窗。全國各地的商人還在不斷地湧入這裡,在滬上置辦產業。

現在最賺錢的依然還是外貿。

滬上的幾個租界,華夏並沒有收回來。只是現在的租界就是租界。

土地是租給了外國人,但是主權完全掌控在華夏的手中。

透過談判,英法都已經撤走走了在租界的武裝力量。

當然這個過程很複雜,雙方經過了多輪的談判,華夏在主權上寸步不讓。劉青北甚至直接在談判桌上放話。

“不交治權就收回租界。”接這樣租界按照原來列強與清廷的約定,只是租給他們的土地進行商業活動。

當初滿清劃租界的時候,就是這麼約定的。

但是後來這些列強利用清廷的懦弱和不作為,漸漸將租界經營成了殖民地的樣子。

董書恆的意思是租界就是租塊地給你用,怎麼用還是主人說了算。什麼時候租客還成了主人了呢?

華夏的警察局、法院以及政府的管委會進駐了租界。

董書恆也暫時無意取消租界,一方面為了暫時維繫與英法之間脆弱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持滬上的開放性。

但是這不妨礙董書恆對租界進行改造。

董書恆順勢圍繞著租界建立了一個大型的保稅區。也可以說是包裹住英法租界的一個大型公共租界。

在這裡所有與華夏建交的國家都可以進駐,只是大家都要遵守華夏的法律,就收華夏的管理,這裡只是一個為大家商業活動提供便利的地方。

作為華夏一方,也不希望外貿活動被英法所壟斷。

公共保稅區建好之後,所有來華的商人都可以在保稅區建立工廠,開辦公司,只要遵守華夏的法律就可以了。

這自然是受到其他國家的歡迎。面對這種情況,英法也沒有辦法。他們也不能得罪所有的歐洲國家。

畢竟現在華夏沒有限制他們的貿易活動,反而還擴大了華夏的對外貿易。

只是貿易規則的制定權現在轉到了華夏的手中。

在保稅區內,外國人開辦的工廠,從外面輸入原材料,向國外輸出商品都是不需要關稅的。

只有他們的商品要輸入到華夏才得上交關稅。

對於他們來說,實際上是減少了運輸的成本。只是外國商品比華夏的商品還是多了一層關稅。

在成本上華夏的商品還是更有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已經在縮小。

董書恆這麼做,也是為華夏的製造業引入一條大鯰魚。

不然華夏的工商業閉門造車,根本就沒有對比的標準。

有了這些在保稅區的外國工廠,國內的企業會多一些危機感,同時這些企業還能給華夏製造很多的就業機會。

這一政策首先帶來的就是滬上的繁華,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