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部分,重回之風雲路,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凇�
柳正見母其方把機會留給了自己,便接著道:“我和母師傅問了酒坊的師傅這批酒為什麼會特別一些,開始他支支吾吾的怎麼也不肯說,後來那個幹部上廁所去了,他才告訴我們他去年到大隊里拉原料時,不注意把一袋子上面要求試種的新麥種給拉回來了,等發現的時候已經錯過了農時,他怕大隊罰他,就一直不敢吭聲,麥種也留到了前段時間因為大隊裡存的小麥也不多了,才偷偷拿出來用了。酒一做出來他就覺得不對勁,自己分析是小麥不同的原因,但也不敢聲張。連麥種的品種也沒敢問。他鼓動我們把這一批酒都買走,說以後不會再有這麼好的酒了,還再三要我們給他保密。我們買酒回來的路上順便問了那個大隊幹部去年試種了什麼小麥新良種,那個幹部說是新河5號,種了二十畝。麥穗比原來的品種粗短一些,施肥的要求也高,不一定能達到增產的效果。”
林海道:“做的不錯,原因瞭解的很細。柳正你回去以後到農業局問一下新河5號的各種指標和原種基地在哪,麥收以後再瞭解一下它的產量。現在把你所知道的縣酒廠的情況和我說一下。”
第二零五章 衰敗的縣酒廠
柳正向林海介紹道:“豐裕縣酒廠三年以前還是周邊幾個縣最紅火的企業,廠裡生產的豐裕大麴暢銷整個臺河地區,還有部分銷售到了其它地區,幾乎到了供不應求的程度,最多的一年產量達到了八百多噸,產值達到了將近三百萬元、上繳各級財政的利潤就達一百多萬元,曾是豐裕縣財政的主要支柱可由於近幾年其它縣大多都建起了自己的酒廠,再加上廠裡內部管理的原因,酒廠的產量、質量都直線下滑,已經沒有多少利潤可言了。”
林海問道:“酒廠內部的管理問題主要是什麼?”
柳正道:“詳細的我不太清楚,縣領導一般不讓我們過多的接觸酒廠的事。但有一條是大家都看得到的,那就是廠裡的人員越來越多,據說光是正式的職工就有五百多人,還不算大量的臨時工。可聽說七三年產量最高的時候才有二百多人,那是也幾乎沒有什麼臨時工。”
既然柳正也不知道多少,林海便點點頭“嗯”了一聲,也不繼續問下去了,以免給秘書難堪。在領導和秘書的關係上,領導永遠是處於主導的地位,秘書永遠是無盡的在揣摩領導的想法。領導稍微多做個動作示意這個問題已經結束,秘書腦袋就要鬆快很多。
酒廠的大門相當寬敞,雖已有些鏽跡斑斑,但還是看得出當年的繁盛。車駛進廠門時,一個門衛懶洋洋的抬頭看了一眼,接著又爬在桌上見周公去了。
林海在廠辦公樓前下了車以後,讓柳正去叫廠領導來,自己就在車旁溜達著。
一會就見柳正從樓上領下來三個人。一介紹,原來是酒廠的書記、廠長和一個副廠長。
林海拒絕了廠領導請他到樓上坐坐的邀請,說道:“車間裡好像正在生產,我們先”
()免費TXT小說下載
酒廠的車間林海是頭一次進,一進車間裡就見兩個巨大的蒸餾罐冒著蒸汽林海的最初感受如同進了鋼廠鍊鋼車間一樣,一股熱浪立刻籠罩了全身。不過接下來夾雜的溼氣和濃烈的酒糟味,更讓人有一種要窒息的感覺。車間裡在幹活的工人有不少都光著膀子,肩頭上搭了一塊毛巾,頭上和**的上身大汗淋漓。
有一個工人大概是渴了,拿著個斑駁的搪瓷杯走到蒸餾罐下面,開啟龍頭放了半杯酒,一仰脖子便喝了個精光。看得林海是目瞪口呆。
廠裡書記不好意思的解釋道:“我們這裡的工人喝熱酒都喝習慣了,喝水都覺得沒味道,幹活也打不起精神來。”
林海也懶得看下去了,心裡暗下決心以後再不喝豐裕大麴了。
進車間之前感覺外面的氣溫還有些燥熱,可現在從車間裡出來以後,倒覺得了一股清新涼爽。不過溼透了的襯衣貼在後背上也有些難受。
林海深呼了幾口氣便對廠領導道:“我們現在去辦公室,聽你們彙報一下廠裡的情況。”
會議室裡,隨著酒廠書記和廠長的彙報,林海的眉頭越皺越深。
一個設計年生產能力為八百噸的酒廠,去年全年才生產了三百七十噸,全年利潤是二十二萬七千元。今年前一個季度由於是旺季,生產了一百二十噸,報表利潤是六萬四千元。
這簡直是開玩笑!現在是計劃經濟年代,生產原料價格低的嚇人,生產煙和酒都屬於高利潤行業,正常情況下利潤和產值比一般要達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就算瓶裝和散裝酒的平均價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