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中國秘密戰,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教材,也沒有系統的理論,但是,授課人都有豐富的隱蔽鬥爭經驗,結合例項講解,學員們十分解渴。中社部部長康生講授反託派鬥爭。革命陣營內部的反對派,被稱為最危險的敵人。中社部副部長潘漢年介紹日本情報機構。那日本女諜川島芳子的活動能力,真是令人驚歎。臨時從國民黨統治區回延安的李克農,抓空到訓練班講課。特科時代從事非法活動,國共合作時代具有合法身份,兩種條件下開展秘密工作應有不同的方式。紅隊怎樣英勇鋤奸,八辦如何騙過國特監視,李克農講得比小說還生動。劉鼎向大家演示如何化裝。這個老特科不僅善於使用偽裝身份,而且善於變換自己的面目。劉鼎介紹,軍統派往河南新鄉的一個情報組,就是因為抽的香菸太高階被日特識破。
第三章 三八式:步槍、幹部、中社部
隱蔽戰線的“黃埔軍校”(3)
經過半年訓練、一個月實習,一期結業。①
七里鋪第二期於1939年2月開始,11月結業。這期學員有王林、侯良、嚴夫、杜定華、楊崗、伊裡、張季平、薛光、喬莊、郝蘇等二十幾人。郝蘇雖然在抗大入了黨,但填表寫的卻是“地主”出身。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辯論出身問題,不免詫異出身不好的人怎麼當上軍隊的保衛幹部。
郝蘇回答:抗戰時期吸收知識分子,不重出身。
年輕人不信,不講出身也用不著招收“地主”子弟呀!
作者採訪杜定華時,才搞清了這個問題。
這期學員全是男生,而且上來就學一個月日語。按計劃,這些人畢業後將全部派往日軍佔領區。派往敵後的間諜,都要有當地的社會關係作為掩護,這樣,出身“高”反而成了有利條件。這也說明,為什麼第一期學員的社會關係也比較複雜。
經過審查的學員仍然會出問題。開學不久,一個姓馬的就跑了。後來,又有紫軍被國民黨特務拉攏。
保安處便衣隊長趙蒼璧,被調來擔任七里鋪二期訓練班的班主任。學生都是知識分子,有的還來自城鎮,班主任卻是個農民,黃土地裡走出來的。趙蒼璧性格溫和,不擺老革命架子,很快同學員打成一片。午睡時,調皮的學員用草根撓趙蒼璧的腳心,趙蒼璧被弄醒也不惱。趙蒼璧還帶著學員用轆轤壓出一塊平地,栽上一根木樁,安上當地鐵匠打就的鐵圈,建成一個簡易籃球場。學員招數也多,嚴夫挖了個沙坑,大家玩起了撐竿跳。起跑距離太近,就從趙蒼璧住的窯洞裡面起步。休息時分,趙蒼璧常常彈彈陝北流行的三絃,與學生合奏。有時,趙蒼璧也會躲到崖頂獨自吹簫,那就是琢磨他的偵察專業呢。
二期的教員職務沒有一期高,課程卻更加專業。長期在敵後工作的八路軍保衛部長吳改之,教授如何密寫。曾希聖教授情報分析。中共在紅軍時期就開展無線電偵聽工作,從中獲得大量國民黨軍事情報,為反圍剿的勝利起到重要作用,曾希聖就是其中的重要骨幹。建國後曾希聖任安徽省委書記,工作出現嚴重失誤,據說,因為歷史上情報功勞太大免於處分。劉鼎講無線電通訊。同周恩來一起留學法國之後,劉鼎又到德國學習軍事機械製造,到蘇聯學習軍事工程設計,回國後在中央蘇區造出紅軍自制的第一門炮、第一批炮彈。熟悉現代技術的劉鼎向大家教授收發報技術,沒有電臺就用錘子敲擊鐵軌來演示電碼。學員們第一次聽說神秘的密碼,什麼“依位法”、“漏格法”,妙不可言。劉鼎的課程甚至還包括如何投毒、放毒、防毒、解毒,這可都是敵特擅長的手段!這位擅長技術的劉鼎,建國後任第一機械部副部長。
訓練班最有意思的是實習。領導上派出兩組人員,一組情報,一組偵察,兩組互相不相識,暗中鬥法。七里鋪一個學員實習諜報員,化裝成賣菜小販,到了預定地點,這老兄把擔子橫在路上叫賣。三十里鋪的學員實習抓特務,一看這人就不像,哪有擋路做生意的小販?於是,三十里鋪學員抓了七里鋪學員,一直鬧到上級保衛機關才弄清都是自己人。
這期學員也出了不少幹部。王林在延安曾任毛澤東的行政秘書、北京市民政局長,侯良後任新疆公安廳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杜定華後任新疆公安廳副廳長、新華社紀檢組副組長,嚴夫、張季平後任國家安全部局長,楊崗後任四川公安廳長,伊裡後任陝西公安廳長,薛光後任新疆公安廳長,喬莊後任雲南公安廳長,郝蘇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總政治部保衛部部長。①
那時的學員,根本沒有想到後來的高官重職,入學時就立下誓言,做革命的情報保衛人員,把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