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個體社會的啟示:誰能拯救日本,別克陸上公務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關。美國學者詹姆斯?伯恩斯在其代表作《領袖論》中,分析了閱讀與政要之間的關係,指出閱讀對這些政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愛讀書的政治家總是能閃爍出不一般的氣質。閱讀帶給政要的作用如此巨大,對於普通人的作用也不會很差。
在美國如此,在日本也不例外。有什麼樣的社會價值取向,就會有什麼樣的閱讀取向。而閱讀取向也是社會價值取向的一個風向標。要了解日本人的思想行為,可以來看一看他們在讀什麼書。當代金融界宗師也是著名哲學家的喬治?所羅斯認為,人們的思想觀點必然會影響到現實事物,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他的這種互動的世界觀使我們更有理由確信要了解當代日本人的思想行為,最好還是去看一下他們正在讀的書。透過他們正在讀的書籍來看一看他們的價值取向。
除了暢銷書排行榜,還有流行語、流行商品和流行思想,都從不同層面反映了日本人的思想行為。當然這裡還有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我們必須把所有以上資訊,放在日本社會政治經濟變化的大背景中,才能更清楚地理解日本和日本人。
日本正處一個歷史性鉅變時期。本書只能算作一種嘗試,這種嘗試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沒有人去彌補中日之間嚴重的資訊不對稱的缺陷,不想方設法地介紹當代日本人的真正想法,那麼,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導論 從群體社會到個體社會(1)
一、日本的群體社會
對現代日本影響最大的事莫過於泡沫經濟的崩潰。這是《日本經濟新聞》在2005年7月18日公佈的一項問卷調查的結果。泡沫經濟崩潰對日本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結束日本戰爭狀況的《舊金山對日和約》對日本的影響。在簽訂《舊金山對日和約》之後,日本迅速走上了高速成長的道路,奠定了今日在全球經濟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基礎。但是泡沫經濟時代更是把日本送進了“最完善的”工業社會 ,日本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榮光。然而隨著泡沫經濟的崩潰,日本一下子跌進了“消失的十年”的深淵,日本社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這個變化,經濟方面用“新自由主義”一詞,而社會學方面則用“個人化”一詞來捕捉時代變遷的脈搏。
從美國文化人類學專家魯思?本尼迪克特以來,把日本人看作是具有集體主義特徵的一個群體成了一種固定思維。東京大學的心理學專家高野陽太郎教授徹底批判了這種觀點,他認為所謂日本人屬於集體主義範疇的觀點是一種錯覺,根據高野的案例分析,在全部十九個案例中,有十三個案例沒有顯示出日本人和美國人在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方面太多的差別,有五個案例還顯示了美國人比日本人更加具有集體主義的特性。他認為簡單地把日本人歸屬於集體主義,歐美人歸屬於個人主義的這種固定觀念是沒有事實根據的。
集體主義一般理解為要求把集體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個人主義則主張國家等群體對個人人格的獨自性和自律性應予以充分的尊重,但是在日本人與人之間卻呈現非利益關係、受緣分限定、相互依存性等特性,這些顯然都不是集體主義的特性,當然很明顯日本人的特徵也不屬於個人主義範疇。日本人具有抑制自我主張而首先考慮調和自己所屬的集團內部意見的傾向。這種傾向在日本社會中是如此的普遍,以致日本人自己對這種傾向的存在如同對空氣的存在一樣毫無意識,只是在和外國人交流時才突然意識到日本人和歐美人的不同。
按照西方的概念,不屬於個人主義範疇,那麼就應該屬於集體主義範疇。但是,這些概念恰恰不能適用於日本人。對此日本學者進行了艱苦的探索。日本著名的哲學先驅和辻哲郎曾經根據日本人的這些特性而新創了一個概念:“人間”,按照精神醫學專家木村敏的解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自我。大阪大學教授浜口惠俊則把這個詞的序列顛倒過來,用“間人”來分析日本人的特性。浜口指出:日本人不具有歐美的個人世界觀,也沒有建立個人之間的“取”和“與”的契約關係。日本人是在與其他人的相互關係中確定自己的存在的。比如說日本人所說的“我”並不是以自我為基準的“我”,而是在“你”眼中的“你”。所以說日本人並不是人與人之間的自我,而是人與人關係中的自我。浜口提倡“間人主義的日本人”的學說,解決了日本人既不屬於個人主義的範疇也不屬於集體主義的範疇的問題。
浜口的觀點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美國華裔人類學家許烺光的緣約原理,另一個是來源於日本精神分析專家土居健郎的嬌寵理論。緣約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