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片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代框架。其整個操作程式是:

1.採集與考古層位和文化相關的含碳樣品。

2.測出精確可靠、誤差符合實際的14C年代資料。

3.充分應用考古資訊,將有先後時序的系列14C樣品資料,透過高精度校正曲線轉換,定出考古的日曆年代。

4.由14C測年專家和考古學專家共同討論,建立夏商周考古的14C年代框架。

5.同歷史文獻、天文研究的結果和金文歷譜的研究等作綜合交叉研究,共同建立夏商周三代年表。

就中國的14C實驗室而言,儘管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1965年建成之後,又有數家科研單位陸續建成了40多個實驗室,但能開展工作的只有20多個,其整體水平同國際上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這個差距主要來自裝置儀器的相對落後。所謂科技考古,主要取決於科技的先程序度,沒有先進優良的裝備,要取得世界一流的水平是不可能的。有鑑於此,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始之初,就極有遠見地注意到非改進測年技術裝備不可。於是,“工程”領導小組決定,將整個“工程”課題的一半經費用於購置14C測年實驗室的各種先進裝備,這樣就從根本上解決了擬投入工作的三個實驗室裝置儀器老化、落後的問題,使高精度測年成為可能,並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發揮前所未有的作用。當先進的儀器在14C測年實驗室得以配置後,測年專家進行了一系列實用程式編制、樣品瓶試製與生產、淬火效應校正等工作,最後測試精度達到了千年之中誤差為20年左右的國際水平。

第四章 夏代紀年的推算(2)

從1998年開始,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與生物物理所合作)、北京大學考古系等兩個14C實驗室分別進入穩定測試軌道,這標誌著建構夏商周斷代工程三代年代整體框架的關鍵性工作由此正式開始。

根據“工程”領導小組的分工,“工程”首席科學家仇士華在主管整個14C測年課題外,兼管考古所14C實驗室的具體事宜。而北京大學考古系14C實驗室則由陳鐵梅、原思訓負責。

按照14C測年的操作程式,首先要解決如何正確採集系列樣品的問題, 14C測年專家經過和工程專家組研究,在工程所涉及的大量考古遺址中,選擇了鄭州商城、偃師商城、二里頭、小雙橋等10多個關鍵性遺址作為測年重點,要求每個遺址按照不同的考古地層關係,提供30—60個採集樣品以供檢測。當然,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每個遺址的採集樣品是多多益善。為了儘可能地做到準確無誤,除採用原考古發掘時所出標本外,仇士華、陳鐵梅、原思訓等14C測年專家親赴二里頭、偃師商城、鄭州商城、豐鎬等遺址,和考古學家一起進行小規模試掘,從中提取對測年研究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樣品。當樣品採集工作完成後,14C測年專家根據有關田野考古發掘報告和樣品清單,進行選擇、排隊,然後按計劃分別測定,再經樹輪曲線校正得出結果。

以上提及的兩個實驗室的測年專家仇士華、蔡蓮珍、陳鐵梅、原思訓、吳小紅、張雪蓮等,對二里頭遺址採集的系列含碳樣品進行14C年代測定、擬合,並與考古分期成果相互整合後,所推定的二里頭文化一至四期年代範圍見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一直爭論不休的二里頭遺址的年代範圍是公元前1880——1521年,其時間跨度為359年。顯然,這個時間長度和文獻記載的已被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採用的夏代積年的471年說尚有110多年的差距,這樣一個不算太小的差距的出現到底意味著什麼?有學者認為,二里頭文化只是“后羿代夏”這一事件引起的夏代中晚期的夏文化而非早期文化,早期文化只能到河南龍山文化晚期中去尋找。如果找到了夏代早期文化,那麼整個夏代積年便有可能和文獻記載相合。工程專家組對二里頭遺址的測年結果似早有預料,所以“工程”一開始,就列有“早期夏文化研究”這一專題,並決定對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和14C檢測。

河南龍山文化又稱南王灣三期文化,是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鄒衡於20世紀50年代末發掘南王灣遺址後作出的一個文化分期。南王灣三期文化在年代上晚於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又明顯早於二里頭文化,其分佈主要在豫西地區。在以前的考古發掘中,除南王灣之外,河南登封王城崗古城、禹州瓦店等遺址都是規模較大的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址,在這些遺址中,考古人員曾發現有大型房基、奠基坑及精美的玉器和陶器。所有這些發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杜鵑聲聲

雙曲線

論衡全譯

老是不進球

寶貝不要跑

這就是結局

[hp]vampire

僻處自說

墨蛇狂情

竹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