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不可不知的30所中國名校,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工學院被改組為武漢大學工學院分院。
1946年10月,國立武漢大學覆校武昌珞珈山,同時恢復農學院,設立醫學院,終於實現了文、法、理、工、農、醫六大學院的宏偉辦學目標。此時的武大擁有6個學院21個系和8個研究所,在校學生1700多人,教師近300人,館藏圖書15萬餘冊,校園面積8800餘畝。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其中就有後來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謝鑑衡和俞大光、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歐陽予和張效祥,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的端木正,曾任美國NASA阿波羅登月器動力總工程師、美國航太推進系統公司總工程師的黃孝宗等。1948年英國牛津大學致函中國國民政府###,確認武漢大學學生成績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階生地位”。
建國以後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武漢大學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毛澤東、葉劍英、彭德懷、張聞天、陸定一等曾親臨學校視察。黨的“一大”代表、著名哲學家和經濟學家、原中科院學部委員李達教授擔任校長14年,使武漢大學的辦學規模、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進一步提高。
1950年,湖南大學水利系劃歸武漢大學,與原土木系水利組合並,成立水利系;武漢大學醫學院從武漢大學分出,與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合併成中南同濟醫學院(今同濟醫科大學)。1952年,河南大學等校的水利系劃歸武漢大學,與武漢大學水利系合併成水利學院;農學院從武漢大學分出,與湖北農學院合併成華中農學院(後為華中農業大學);哲學系併入北京大學;礦冶系調入中南礦冶學院。1953年,工學院從武漢大學分出,成立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理工大學)。1954年,水利學院從武漢大學分出,成立武漢水利學院(後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1956年,恢復哲學系。1958年,恢復外文系。1978年,從理科中分出3個新系,即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