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庚子風雲(9)
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9 庚子風雲(9),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00年夏,中國北方的局勢陷入了僵局。
和新德意志關係密切的袁世凱窩在德州北面,按兵不動。英國人支援的榮祿的甘軍被黃興的革命軍打得節節敗退,只能退守石家莊。然後由於英國向日本施壓,黃興一直得不到足夠的炮兵火力,彈藥供給也青黃不接,加上雙方的神姬部隊都有相當的戰損,革命軍只能在石家莊城下和清軍對峙,無力再發起大規模的攻勢。
英國同時向清廷施壓,不讓慈禧對袁世凱低頭,於是局勢就那麼吊在那裡。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國際政治的格局:1900年,全世界都處在一種奇怪的和平中,戰爭近在咫尺,但所有人都選擇按兵不動。
但這種局勢註定不會長久。沙皇俄國因為多打了一次克里米亞戰爭,國內矛盾嚴重,迫切需要一場戰爭來轉移國民的注意力,同時佔領新的領土獲取資源來緩解國內日趨尖銳的矛盾。日本基本完成資本主義化,需要殖民地來提供市場和原材料——產品逆襲歐美以現在的日本來說還太困難,就只能盯著比自己弱的鄰居了。
區區一個山東,是不可能滿足日本的**。
林有德認為,沙俄和日本直接派兵入侵只是遲早的事情:沙俄早在年初就向旅順增兵,林記情報機關的日本支部也傳回了日本本土師團正在積極備戰的訊息。
但這些並不是林有德此時此刻操心的主要問題。
**
此時,工業能力的桎梏,成了林有德最大的心病。自從佔據了荷浪牙波,他就處心積慮的發展重工業,可三年多的時間裡,他砸下去無數的銀元,從世界各國買機床,聘請工程師,同時吸收國內已有的人才,現在才勉強擁有能自產火炮的能力。
所以當上海軍大臣之後,林有德忙不迭的把福州船政局的人員給弄到了荷浪牙波來,將中國近代自力培養的第一代造船專家給保護起來。在上個時空,甲午洋務運動破產後,福州船政局經費日益減少,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技術人員大量流失,讓人不禁痛心疾首。
本來林有德還動了江南製造總局的念頭,但是和專心造船的福州船政局不同,江南製造總局還是近代中國最重要的軍工廠,所以兩江總督死死抓在手裡就是不放給林有德這海軍大臣,連林有德抽調造船相關的技術人員的要求都不答應。
1900年林記能生產的最大的工業造物是2000噸級的鐵木混合結構蒸汽動力船,仿製的美國火炮因為工藝問題精度比原裝貨差了不少。
正因為這倒黴的工業能力,維克托麗婭和蘇菲聯合帶來的新武器構想,基本都被林有德的大管家杜琪峰槍斃了:5年之內造不出來。
至於電動將風甲,一幫人一合計,發現如果不能在保證效能的同時,用科技力量大幅度降低造價,那這東西是電動還是採用傳統導力動力,都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將風甲那高昂的造價,主要都用在外掛的導力裝甲和使用傳統動力的導力炮上了,光是將行動機構改成電動,並不能有效的降低將風甲的造價。
討論來討論去,所有人一致認為新武器的基本思路,是在廣闊戰場上繞過機動能力不足的將風甲部隊和稀少的神姬部隊,碾壓對手的常規戰力,擊破對方的後勤,讓敵人顧此失彼進退失據。所以新武器必須要有足夠的機動能力,同時擁有能碾壓常規戰力的攻防能力,這兩個要求湊一塊,林有德不由自主的想到上個時空的陸戰之王。
中國的機關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能生產出供木牛流馬使用的廉價導力核心,這些核心能量不足,甚至連驅動導力炮都做不到,但幾個核心並聯起來輸出的電力按照蘇菲的說法可以驅動200馬力的電動機。林有德盤算著,《坦克世界》裡的山貓坦克也不過140馬力,後來的三號也不過兩百多馬力,自己這兩百馬力造個小跑車去碾下步兵還是不錯的嘛。
但接下來杜琪峰的一連串發言,打碎了林有德用小跑車海淹沒敵人的美夢。
轉動式炮塔:造不出來。
懸掛系統:造不出來。
小型化的火炮:還是造不出來。
想想也是,到十幾年後的一戰,現在全世界最牛逼的英國也只能造出大威利那種東西,要求剛剛啟動工業化程序才三年不到的林記擁有同等甚至超越大英帝國的能力實在是不科學。
新武器構想裡,唯一讓杜琪峰認為可以迅速造出來的,就是水中戰將風,因為沒有什麼複雜的機械結構,而且定位是“將風甲”,可以利用導力技術和鍊金術彌補工藝的不足——當然魚雷這種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