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庚子風雲(9)
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9 庚子風雲(9),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屬於高科技的東西林記還造不了,只能買。
倒是聲納,上個時空聲納發明於1906年前後,也就是說此時發明聲納所需的技術條件都已經成熟,就差臨門一腳,現在這一腳林有德搶先了。當然功能完備的聲納此時林記造不出來,只能把設計圖給美國人,讓大美利堅幫忙了。
拍板以後,林有德大筆一揮,把專案命名為“001工程”,給錢給人給場地,這事就這麼定了。
幾天以後,這種新武器的設計圖就送到了林有德的桌上,林有德一看這貨的造型,樂了,直接批了個名字叫“戰蟹”。設計圖過關之後,很快原型機就造了出來。林記的體系和一般國家的工業系統不同,它的產能雖然有限,但高度集中,一旦決定要造什麼東西那造起來各種快——前提是這玩意以林記的水平真能造得出來。
1900年八月初,戰蟹原型機海試,然後帶著操縱員一起沉底了——將風甲的動力核心有個奇怪的特點,沒有操作員無法啟動,所以危險的海試也只能上志願者。
撈起來檢查後發現事故的原因在於外殼工藝不過關,鉚接的強度和接縫之間的契合有問題,潛得稍微深一點就嘩嘩漏水,這個事件更進一步提醒了林有德,工藝是多麼的重要,而大量三流穿越小說裡那一拍腦瓜就造出各種先進武器的橋段又是多麼的不靠譜。
擺在林有德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個是大幅度增加戰蟹的造價,並且冒著設計外洩的風險向外國導力工廠和鍊金術實驗室訂購按將風甲標準生產的外殼,一個就是自己改進工藝,並且堅持現在這種導力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折中路線。
林有德尋思了幾天,決定堅持現有的路線,反正工藝改良那是必須的,不如就藉著這個專案好好的操一操自己的技術員和生產線。引進國外現成的先進技術固然見效快,但當同樣也就意味著你永遠只能當別人的小弟,因為自己摸索革新技術的過程,是一個技術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得不到什麼看得見的好處,但許多年後暮然回首,你會發現有無這個積累的差別竟然如此之大。
上個時空就有一對對比鮮明的例子:兔子和腳盆雞。腳盆雞戰後發展得快,1990年前後全面碾壓兔子,艦隊更是世界第二強,但是腳盆雞的技術基本都是國外技術國產化的產物,它自己再也沒有像當年研發“威力巨大之九三酸素神雷”那樣的,獨立開發什麼關鍵的國防技術。
兔子正相反,建國以後大部分時間全世界都不待見,除了和毛毛熊與白頭鷹各有一段蜜月期想方設法的搜刮了一些技術,後來又趁著毛毛熊病故挖了一下快餓死的毛熊科學家,幾乎所有的關鍵科技都是自己開發,或者自己摸索著山寨。
然後差別就來了。
兔子用了那麼多年的七爺八爺,終於搞出了棍子之類比較值得一看的戰鬥機,腳盆雞一看白頭鷹的F35神功將成,大手一揮摸了一把腦門上的汗,沒想到兔子的絲帶姬就灰了。相反腳盆雞自己的心神八字都沒一撇,別說自立開發四代空優戰機了,腳盆雞自己連個F2都搞不定……
這就是有技術積累和沒有技術積累的區別啊。
所以投資開發技術,只要沒像毛毛熊那樣把自己玩死,就無論如何都不會虧。
反正林有德有時間,可以慢慢摸索。
可現實總是充滿意外。
原型機事故調查報告出來後沒幾天,蘇菲衝進林有德的書房,在林有德書桌上拍下一張設計圖。按小姑娘的說法那貨叫“分子粘合機”,工作的原理是利用磁場約束電子束衝擊構件接觸面,讓表層分子高能化,分子運動加劇,當撤去電子束之後,已經互相交錯的分子能級急劇塌縮,最終實現分子層級的“粘合”。
小姑娘解說原理的時候林有德聽得一愣一愣的,然後他沒來由的覺得,上個時空流傳甚廣的“美國的黑科技都是特斯拉的遺產”的說法也許並非誇大。
本來林有德在收養小姑娘之後就想過要搞電焊,但後來發現,電焊其實也是多種學科綜合之後產生的一種生產工藝,光是一個焊芯以及那些電焊用的保護氣,就不是現在的林記能對付得了的。
上個時空到了1930年代,日本的電焊工藝都沒能過關,採用電焊工藝的新造艦艇被颱風一吹就搞出了震驚日本朝野的“第四艦隊事件”,慘重的損失讓這之後建造的日本軍艦又迴歸鉚接。美帝的電焊技術也是1930年代之後才漸漸成熟的,二戰中後期生產的謝爾曼坦克中很多都採用了焊接炮塔和車身。
現在倒好,電焊都不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