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庚子風雲(3)
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3 庚子風雲(3),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盛懷宣在頤和園正門前下了轎子,慢悠悠的向萬壽山的方向踱步。
盛懷宣這幾天過得提心吊膽,一度想要告老請辭回鄉下老家避避風頭。現在局勢基本明朗,盛懷宣的心情也隨之舒暢起來。他不禁開始回想1899年春節到現在,帝都這大半年的風雲變幻。
大半年前榮祿查封強學會,到處迫害維新黨人,大有連盛懷宣之類的洋務派官員都一塊連坐的意思,結果李鴻章被貶廣州。這邊的李鴻章把甲午的失敗歸咎於清廷守舊派暗中阻撓,畢竟他的淮軍和北洋艦隊都這樣奮戰了,也確實拿出了戰果,那麼贏不了肯定就是守舊派的錯。
就在中央的洋務派思量著到擁有實力的地方同僚那裡暫避的時候,倒向光緒的神姬營京師大營由帝姬親自上陣突襲慶親王府,斬殺當時在府內議事的大太監李蓮英,囚禁奕劻,京師的風向一下子又倒向了維新。
所以盛懷宣留下了,靜觀其變。李蓮英被斬殺後,後黨一度縮卵,但帝黨也沒有膽子徹底清算後黨,雙方對峙三個月,榮祿靠著自己的關係山西、陝西等地調動過來的軍隊逐漸聚集到京師,從察哈爾調回的神姬營也抵達通州駐防,這城內的風向就又開始倒向後黨。
舊洋務派的這些大臣作為中間派,被這來回變化的大風吹來吹去,頗為無奈。
本來帝黨如果堅決一點,地方上像張之洞、劉坤一這些舊洋務派的大臣估計都會轉向支援變法。本來洋務派的目的也是救亡圖存,甲午一敗說明不改制變法這路走不通,於是洋務派本身就產生了分化,一些仍然堅持祖宗舊制不能動的,就成了後黨,更多的則變成了騎牆派,尤其是地方上的洋務大員們,一面阻止新法在自己的領地內推行,另一面又按兵不動,沒有半點給後黨幫腔的意思。
這邊的時空,這種騎牆觀望的態勢更加的明顯,但相應的,帝黨的力量也更強。帝黨要是有膽量用神姬營突襲頤和園,把慈禧太后和榮祿一鍋端,那麼觀望中的洋務派十有**會轉向支援帝黨。
盛懷宣心說我要是帝黨就賭一把,將手裡的神姬營全壓上去。可惜光緒身邊的人中,康梁二人無此魄力,譚嗣同雖有魄力膽識,卻太年輕,不足以影響整個帝黨的決策。
想到這盛懷宣輕蔑的哼了一聲,嘀咕一句:“豎子小兒,難成大事。”
這時候盛懷宣轉過一個拐角,昆明湖那粼粼的波光映入眼簾。
他一面欣賞著美景,一面繼續回憶這些天的經歷。
就在後黨準備停當,京城開始草木皆兵的時候,山東革命黨人起義了。這一下不管帝黨還是後黨都陷入了一片混亂,尤其是濟南陷落的訊息傳來後,朝野上下一片譁然。這種時候,慈禧太后不知道是憑著她女人的直覺,還是她那在宮鬥裡練就的政治嗅覺,敏銳的察覺到,這次革命軍和以往不一樣,靠袁世凱剛練成的新軍恐怕一時半會無法剿滅。
慈禧意識到為了維持清王朝的統治,她需要正在觀望的洋務派重臣——尤其是那些在地方掌握實權手裡有兵有糧有餉的重臣的支援。
這個時候,轉而支援變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昨天,太后支援變法的通電已經從北京的電報局發出,經手這電文的便是他盛懷宣。
今天各地的回應電文陸續發來,新法在全國範圍內的施行基本已成定局。就在這個當兒,慈禧太后的召見盛懷宣。
其實慈禧的用意盛懷宣多多少少也猜到了,最近幾年袁世凱勢力坐大,大有取代李鴻章成為朝中權柄的意思,京城的鐵帽子王們早就想要找機會貶一下他了,所以才會削減袁世凱練兵的經費,把削下來的銀子轉撥給榮祿,讓他另募新勇,編練武衛軍,哪知道袁世凱從東南財閥林有德那裡得到了支援,新軍擴充、軍備的採購、外**官的僱傭全都沒有耽擱,讓鐵帽子王們恨得牙酸酸。
現在,他們又怎麼可能放心的把陸軍大臣這個職位交給袁世凱,而不做任何約束?
至於約束和制衡的辦法,李鴻章今早給盛懷宣的電報便一語道破:釜底抽薪。
盛懷宣官場那麼多年,怎麼會不理解李鴻章的想法。袁世凱的軍隊現在兵精糧足,是因為廣東林有德的財力支援,林有德當年會給袁世凱錢,是因為袁世凱把他小妹袁慰婷派到了廣州,當時的林有德勢單力薄無力抗衡袁慰婷的嫡系神姬集團,才花錢買平安。
現在林有德翅膀硬了,身後站著美國人和法國人,英國人雖然疏遠一點,但也是林有德的盟友。而林有德身邊有原先廣州神姬營的主力,有全國排名18位的聶雪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