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48,我的民國不可能這麼萌,月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在演習的日本海軍艦隊遭遇強風雨,結果艦體採用焊接工藝的多艘新式驅逐艦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其中“初雪”“夕霧”兩艦直接被折斷,“菊月”等四艦艦橋直接被刮掉了(你沒看錯,就是整個裝甲堡被吹走了),航空母艦鳳翔號甲板被倒塌的桅杆壓爛,妙高號重巡洋艦外裝甲則發生了鬆動,還好建造的時候有鉚接作為焊接的補充,才沒有發生悲劇。
從那以後日本海軍的新造艦就都改回了鉚接……
當然日本本身工藝水平在那裡擺著,在舊日本帝國時期,他們只是機械的學習西方的新技術,基本沒有什麼創新,整個二戰日軍能拿出來說事的武備也就零戰和93酸素神雷了。所以出這種烏龍也有日本自身的原因在裡面,同時代其他國家海軍也大量採用電焊技術,沒見別國出這事。
但是,這個事件也確實能看得出來,電焊工藝剛誕生了幾十年它確實不太靠譜。
可任何工藝都是在生產過程中逐步積累改進,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
何況實用化的電弧焊在焊接小工件方面效果確實還可以接受。
所以林記開始用電焊工藝生產小型船舶和火車頭使用的蒸汽機,生產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除了工業生產,林記在農業方面的技術改進也在取得了不少成效。
上個時代,袁隆平以一人之力保證了偌大中國的糧食供應,其功績固然不可磨滅。但自己瞭解過袁隆平進行稻種改良的研究過程後,在林有德心裡,這位雜交水稻之父就走下了神壇,變成了偉大的凡人——凡人再偉大也不是神。
袁隆平的偉大,在於他能在那種政治動盪的環境中,堅持進行育種實驗,而他的研究本身並沒有什麼太過高精尖的東西。
物種最佳化其實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做,遊牧民族透過人工選擇培育良馬就是比較典型的人工最佳化行為。
也就是說,袁隆平的研究只要知道大概的原理,就算在1900年這個時空,也是可以複製的。
所以林有德就複製了。
1898年,林有德就下令建立林記農業研究所,開始進行雜交水稻的培育。林有德投入的人力物力可是袁隆平當年能得到的人力物力的上百倍,加上進入二十世紀後林有德提供的越來越多的外掛加成,第一批植株比較穩定的稻種已經培育出來。
而林記在兩廣福建又實行先進的輪作制,休耕養魚種稻穀輪換來,三省農業產量眼看著就翻了上去,糧食自給不說,還能低價逆輸出其他各省,各省舊地主收上來的糧食換不出錢,地租收益銳減,沒辦法只能另謀出路,於是中國的資本主義化又被加快了。
這時候的兩廣福建三省那不是富得流油,而是滿地都是油水。
然後三省執政和議會都是林有德的支持者,他們按照林有德的策略,賬目稍微動了下手腳,將送交聯邦中央的稅收調整到4成,兩個季度三省上繳的稅款比整個長江以南其他省份交的加起來都多,一下子緩解了聯邦中央的財政困難。
財政上緩過氣來之後,聯邦中央政府開始加強對各省的管制,陳其美效仿林記的特科,建立了聯邦中央統計局,派遣特工滲透各省開始徹查各省的財務狀況——當然他們對南方三省的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隨後,邊防軍的建設也漸漸展開——沒有林有德交這一大筆錢,孫雯一時半會還真無暇顧及這點。
而這要建設邊防軍,那得有槍啊,於是林有德又拿了一大筆政府訂單。
各省對林有德玩的這套其實也心知肚明,於是都開始加強自己的力量,江浙地區喊出了把上海建設成第二個荷浪牙波的口號,開始建電廠玩電氣化;東北袁世凱沒吭聲,但還是拿出錢來建起了東北招商投資公司和朝鮮招商投資公司兩個企業,開始進行基建。
而山西和四川等地則在忙著修鐵路,這些地方沒有鐵路,有產品也賣不出去。
總之,聯邦建立的第一年,中國全境都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建設浪潮。
看到這種狀況,有人不高興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