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鄭從讜其人,鐵血兵戈,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從讜來到王府拜見的時候,李儒沛在前院迎接。
鄭從讜長相清秀,雖說看上去有些年歲了,不過給人的感覺還是厚重的儒生之氣,鄭從讜的臉上帶著微笑,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看上去的確如同社會之傳聞,是一個外表溫和之人,但李儒沛卻不是這樣看的。
鄭從讜看見李儒沛的第一眼,臉上略微顯露出吃驚的神情,但也是一閃而過,大概是沒有想到,如此溫文爾雅年輕的李儒沛,能夠做下那麼多驚天動地的事情。
客套的寒暄之後,李儒沛、崔安潛和鄭從讜來到了廂房。
剛剛坐定,崔安潛藉故大行臺府的事情眾多,不能夠長時間離開,便起身告辭。
廂房留下了李儒沛和鄭從讜兩人。
“鄭閣老願意教授小兒,某很是感激,有鄭閣老之傳授,小兒一定能夠學有所成。”
“王爺客氣了,某已經是山野之人,擔不起王爺如此之稱呼,王爺還是直呼某之名字,這樣某也心安。”
“呵呵,鄭閣老何須客氣,出身名門望族,擔任過朝廷丞相,在朝中有著不一般的威望,儘管辭官歸田,可是在朝中影響依舊是存在的,某想到了一句話,那些江湖大俠,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已經離開了江湖,江湖卻流傳著他之傳說,鄭閣老也達到了此等的境界。”
受到了李儒沛如此的稱讚,鄭從讜的臉上依舊帶著淡淡的微笑,這份淡定很不簡單。
“王爺過獎了,某才是真正的沒有想到。王爺之俊傑,某是真心佩服,王爺統領之南方,百姓安居樂業,官吏勤勤懇懇。無流民,無盜賊,這遠不是北方所能夠比擬的,王爺徹底剿滅反賊黃巢,平定南方諸多蠢蠢欲動造反之人,要做到這一點。沒有雄才大略是不可能的,王爺麾下人才濟濟,各盡所能,王爺使人用人之睿智,大唐怕是無人能及。。。”
李儒沛的臉上也帶著微笑。能夠被人說好話,誰都是高興的,只要不沉湎其中就沒有問題了,不過鄭從讜如此說,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鄭從讜恐怕不是剛剛來到南方,而是已經到南方某些地方去看過了。
崔安潛帶著鄭從讜來到王府,馬上就匆匆離開。顯然是專門為之,看來鄭從讜是有不少的話想要說的,否則崔安潛不會這樣做。應該說從在朝廷之中的作為,以及個人威望來說,鄭從讜於崔安潛是不相上下的,甚至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是強於崔安潛的,若是鄭從讜能夠完全歸心。輔佐李儒沛,那樣能夠形成的影響。也絕不一般。
崔安潛和崔慎由等人想到的,是希望所有名門望族都能夠輔佐和忠心於李儒沛。可李儒沛不是這樣的想法,也沒有這樣的奢望,想著讓所有的能人都佩服你,都跟著你幹,那是很艱難的事情,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歷史上很多的帝王在乎自己的名聲,生怕民間有什麼不好的傳聞,李儒沛不是這樣看的,他很清楚,一切都要靠事實說話,只要建設出來一個強大的王朝,有能力的人自然會歸附的,至於說某些自命清高的所謂能人,那就隨他去了,任何時代都是有這類人存在的。
看見李儒沛甚至沒有客氣一下,鄭從讜也有一些奇怪,剛剛和李儒沛的交談,讓他隱隱感覺到,李儒沛的老練和年齡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年輕的有些過分的李儒沛,有著不同於一般人的胸懷和睿智。
“王爺對名門望族之評價,令某很是折服啊。”
鄭從讜突然轉移了話題,李儒沛沒有表現出來吃驚,他知道鄭從讜有不少話想說。
“鄭閣老看來是到南方諸多地方去看過了,怕是也和官府之官吏有過不少的接觸,某對名門望族之評價,乃是出自於真心,並非是因為岳父大人之緣故,某向來認為,名門望族之所以能夠延續至今,有著其不同於一般之地方,就說這朝中之丞相,出自於名門望族的,數不勝數,若是沒有非同尋常的能力,豈能做到這一點,再說這依靠權勢,是不可能鑄造出來優良之家風和傳承之文化的,李唐皇室就是如此,唯有靜下心來,認識到自身之不足,在子女之教育上用心,在家風的傳承之上揚善,在宗族的管理之上從嚴,面對權勢之時淡定,如此經過多年之歷練,才能夠真正開創出來不一般之家族或者氏族。”
鄭從讜連連點頭,等到李儒沛說完之後,馬上開口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今日聽到王爺的一番論述,某心服口服,名門望族任何人面對王爺之時,都不敢自得,若是依仗自身的傳承,自視甚高,在王爺面前就是自取其辱。”
交談的內容有些奇怪,鄭從讜本來是想著成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