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向,鐵血兵戈,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儒沛寫給朝廷的奏摺,經過了崔安潛和鄭從讜等人的修改,主要是詳細敘述了剿滅吐蕃和收復隴右道的艱辛,這些方面李儒沛是不會寫的,畢竟李儒沛想到的是大事情,而不是這些支微末節的小事情。
李儒沛的想法,與崔安潛等人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李儒沛寫給朝廷的奏摺,主要意思是想著表明,吐蕃更名為西藏,屬於大唐麾下的領土,隴右道已經收歸大唐統領,這表示大唐的疆域,正在慢慢恢復,將來所有屬於大唐的領土,全部都是要收回來的,可崔安潛等人的想法,是看看朝廷有什麼樣的表現,將會如何嘉獎李儒沛,從朝廷嘉獎的態度之中,他們能夠窺見端倪。
皇宮之中的訊息,還是傳出來了一部分,儘管說楊復恭大量更換宦官,可是有些訊息遲早是要暴露出來的,譬如說皇上親口說將皇位禪讓給福王李儒沛,譬如說南方道大行臺府被稱之為小朝廷等等的事情,這些都是崔安潛和鄭從讜等人特別關心的事情。
特別是鄭從讜,出身名門望族,曾經擔任過朝廷丞相,有不一般的能力,眼界還是很高的,一般人是看不上的,不過來到李儒沛的身邊之後,儘管不到一年時間,可無數的事實讓他真正的崇敬和服從李儒沛了,特別是李儒沛大手筆的收復隴右道、剿滅吐蕃,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出來的事情,就算是大唐最為傑出的太宗皇帝,也沒有做到這一點。
要知道李儒沛當初不過是落魄的李唐皇室子弟,硬是靠著自身的能力。開創出來一片宏偉的天地,這一片宏偉的天地,讓大唐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朝廷沒有回覆,皇上也沒有什麼態度,這讓崔安潛和鄭從讜感覺到奇怪。不過兩人分析之後,也就感覺到釋然了,皇上所能夠做的,除開將皇位禪讓給李儒沛,其他是無法做出什麼嘉獎和賞賜了,儘管京城長安名義上代表了大唐。可是京城的那個朝廷,幾乎沒有什麼權力和威嚴了,南方道大行臺府隱隱代表了朝廷。
李儒沛收到嚴復的密信之後,思索了好長的時間。
崔安潛、鄭從讜、劉允章、崔慎由、鄭允謨、盧光啟等人,被請到了王府。
這些人。曾經都在京城長安擔任過要職,其中崔安潛、崔慎由和鄭從讜等人,擔任過朝中丞相,其餘人也是擔任過要職,鄭允謨和盧光啟兩人,離開朝廷的時間不長。
這些人被請到王府,肯定是要收到諸多關注的,不過這種關注。也就是在小範圍之內。
李儒沛在廂房等候眾人,大家進入廂房的時候,看見的是臉色平靜的李儒沛。
眾人坐定之後。李儒沛很快開口了。
“諸位都知曉某對宦官之態度,不管是效忠於皇室的楊復光,還是禍國殃民的田令孜和馬騰雲等人,某基本都是一樣的態度,當初嚴復曾經勸過某,說是需要和宦官保持一定的關係。因為情況有些特殊,某也就默許了。不過這麼多年以來,某從來沒有和宦官接觸過。某是不會出面和宦官接觸的。”
廂房裡面迅速安靜下來,眾人隱隱明白意思了。
李儒沛當初被冊封為彝王的時候,王府之中就可以有宦官了,後來被封為福王,位在諸王之上,更是可以在王府之中設定宦官,不過這麼多年過去,王府之中沒有一個宦官,沒有人在李儒沛的面前說到宦官,眾人都知道李儒沛討厭宦官。
大家一致的認為,還是因為宦官田令孜殺害了魏王殿下,讓李儒沛的家人全部都遭難了,所以李儒沛討厭宦官,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今日李儒沛專門說到宦官的事情,而且請來的人,都是在朝中多年的官員,都是佔據主要位置的官員,這就不是仇恨那麼簡單的事情了,再說眾人都很清楚,李儒沛是能夠左右情緒之人,絕不會被仇恨矇蔽雙眼。
“很多人都認為,某是因為父王的關係,所以憎恨宦官,某也一直沒有做出解釋,今日應該要做出解釋了,某也想著聽聽你們對宦官之態度和評價。”
“宦官自先秦時期就出現了,無非是為皇室服務,太宗時期,皇宮對宦官要求是很嚴格的,內侍省宦官最高品階也不過是三品,數額也有限制,可是中宗時期,宦官的數目開始膨脹,增加到三千餘人,被授予七品以上官階的多大千餘人,已經成為一股龐大的力量,玄宗時候,宦官多而濫,官階四品五品之上就達到了千餘人,安史之亂後,宦官的勢力膨脹,甚至封王拜爵,位列三公,更為可笑的是,魚朝恩和程元振兩個宦官,居然進入了凌煙閣,從德宗的時候開始,宦官掌控神策軍,直接控制禁軍,軍政大權被宦官把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