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政治高壓下人性的扭曲:古莊紀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勢壯觀,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它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唐朝皇帝為張英武建造的。

據《清安縣誌》記載:張英武,字崇德,清安縣古莊人。武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驍勇善戰。逢天下大亂,武隨唐王率三軍數次征伐,所向披靡,破獯鬻之眾,帳營七千;拓鮮卑之疆,地開千里。萬狄稽顙,百蠻投城。官至青光祿大夫,太子公允。武衣錦還鄉,鄉十年九澇,遂出資開挖河道二十餘里,名曰還鄉河。武躬親竭力,偶感傷寒,死於故里。太宗帝為表其皇恩浩蕩,撫卹忠良,追其為大唐兵部尚書,令劃地百餘畝建其墳塋,贈御碑一座,上書“大唐兵部尚書清安張公英武之碑”,以垂不朽雲。

建其墳塋所需石料,均採用北京房山拉來的青石,精雕細刻的石人石馬,栩栩如生,被稱為清安縣歷史上的一大景觀,名為唐碑吐霧。每當田野被大霧籠罩,墳地裡的霧氣更濃,高大的松柏樹彷彿成了一座座乳白色的寶塔,霧氣就像那些石碑吐出來的,一陣微風吹過,石人石馬好像在雲霧中穿行,讓人彷彿看到張公統帥著千軍萬馬,旌旗招展,威武雄壯的氣勢,似乎還能聽到將士們的喊殺聲和戰馬的嘶鳴。

古莊上比我小几歲或者比我年長的人,曾經見過唐碑吐霧的壯觀景象,後來的人就永遠見不到了。我九歲那年,它毀於一旦。

那是一個初秋的上午,陽光很明媚,風和日麗,從公社方向來了一隊人馬,浩浩蕩蕩,氣勢洶洶,每人都戴著“紅衛兵”的袖章,扎著武裝帶,有的扛著大錘,有的拿著斧頭,有的拿著韁繩……與等候在古莊村口的基幹民兵匯合在一起,直奔村西的墳地,說是去大破“四舊”。我叔叔走在隊伍前頭,到了張家墳地,與四五百號人一起,對一千多年前的石人石馬石龜進行了徹底的毀滅。用了不到一天的工夫,高大的石碑斷成三截,石人、石馬、石龜已是身首異處,石門被拉倒在地,偌大的墳地被糟蹋得面目全非。惟有那倖免於難的幾棵松柏樹,默默地聳立著,樹幹裂痕處往外浸著的松香油,好像一位飽經憂患的老人,面對著一群瘋子,湧出無奈而傷心的淚水。松柏樹後來也讓大隊裡給砍伐了,做了地毯廠砍毯子的架子。七零八落的石雕殘塊,後來也被人拉回家,有的擋了豬圈,有的壘了牆頭,有的蓋房做了地基……

我三年前的秋後回過一次故鄉,曾到張英武的墳地去過,雜草叢生,十分荒涼,墳頭比過去更小了,靠著北面最大的墳前又豎起半截御碑,隱約可見上面“張英武之碑”的字跡,旁邊還豎著一小塊石碑,上面刻著“大唐兵部尚書清安張公英武墓遺址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九九三年”。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一章 引子(3)

唐碑吐霧的景觀徹底毀了,但張英武開挖的還鄉河還在,就從古莊的南面經過。關於張英武的民間傳說,還在故鄉一代一代地往下流傳。

清安縣有個古莊,莊裡住著姓張的一大家子,一共有六十多口人,靠種地為生,因為勤勞能幹,日子過得殷實富足。家大業大,但當家拿鑰匙的不是德高望重的老太爺,也不是年富力強的長子,而是沒成家的孩子。不管大事小事,家人總是一起商量,做出決定後,孩子才拿鑰匙開庫房領錢領東西。

古莊地勢低窪,十年九澇,常鬧水災,可是,這一年天氣特別反常,從開春到麥熟,一個雨點都沒掉,地裡寸草不長,水坑都幹了,趕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張家存有餘糧,還不至於為吃飯發愁,愁得是棚裡的牲口,眼見著去年的乾草吃完了,張英武也為家裡的牲口沒草吃發愁,整天揹著筐去地裡轉悠,有一天,終於在人們去不到的地方,發現了炕大的一片水稗草,割完正好一筐,高高興興地揹著回了家。每個牲口只分到了一大掐草吃,要是平時,這點草還不夠牲口塞牙縫兒的呢,可吃了英武打來的草,二十多頭牲口都飽了。家人問他的草是從哪兒打來的,他也不說。第二天他又到了那裡,驚喜地發現,經過一夜的時間,那裡的草又準時地長出來。小英武知道這是塊寶地,就天天去那裡割草,連家人也不讓知道。

張家大人費盡心機,終於找到長草的那片地方,找了幾個壯勞力,拿著鍁帶著鎬,偷偷地來到那塊寶地,開始往下挖,挖了不到三尺深,鍁鎬就碰到了響聲,從四周連挖帶刨,挖出一件鐵器來,跟八印鍋一樣大小,上沿還有兩個耳朵,底部有三個爪,形狀跟鐵鍋差不多。幾個人抬回家,擦去泥土,然後又用水來刷洗,可是,這刷鍋水怎麼也淘不淨,後來只好把鍋翻個個兒,才把水弄乾。以後慢慢發現,往裡面放上什麼東西,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開拓者

巴喬的中場

錯撩偏執男主後我甩不掉了

鍵盤君jun

無雙將

抵制日貨

託福閱讀1000詞

溫暖寒冬

月老下凡

緣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