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冬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爾不擇友而交,終當滅我族!”家裡漸漸裝不下劉武周,適值徵遼東招兵。劉武週報名入伍。由於英勇善戰,以軍功升為校尉。回到馬邑後,太守王仁恭見其武藝不凡,引為州府衛士長,率虞侯屯於太守府。劉武周乘機與王仁恭侍妾私通。後恐事敗露,乃揚言:

“王府尹不恤百姓,倉粟黴爛!不如開倉賑貧乏,以免眾死溝壑!”劉武周率手下豪強及饑民乘機起鬨,趁亂殺了王仁恭,並馳檄境內,得兵上萬,自命為太守。

後依附突厥,佔據雁門勢力範圍漸漸擴大,乃自稱為帝。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竇建德消滅了魏刀兒,其聯盟宋金剛亦被戰敗,率數千人來投劉武周。

劉武周素知宋金剛是一員猛將,於是封他為“宋王”委以重任。宋金剛為表誠心,休掉髮妻,娶了劉武周的妹妹為妻。見李淵遠在長安,只有其子李元吉鎮守太原。宋金剛乃勸劉武周“入圖晉陽,南爭天下”!劉武周從之。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劉武周以宋金剛為西南道大行臺,率兵二萬,並引突厥之眾,南攻幷州。

四月,進逼太原城。太原東騎將軍張達認為兵少,認為固守待援,但齊王李元吉強令其領兵出戰。結果到了城外,寡不敵眾,全軍覆沒,張達憤而投奔劉武周。二日,張達引軍攻陷榆次。五月,劉武周配合劉季真攻陷石州。六月十日,劉武周攻陷介州。李淵見太原形勢緊急,乃命太常少卿李仲文、左武衛大將軍姜寶誼率軍增援。軍至雀鼠谷,遭遇劉武周部將黃子英伏擊,全軍覆沒,姜寶誼、李仲文被俘後,僥倖逃回。

時王世充在洛陽稱帝,國號為鄭,並派兵向長安方向運動,李淵面臨東西雙重的壓力,乃召開御前會議,商討對策。左僕射裴寂為百官之首,率先發言說:“秦王多次領兵討敵,富有實戰經驗,此番保衛太原,破劉武周,非秦王不可。”

戶部尚書劉文靜素來討厭裴寂,每當朝廷議事,裴寂說是,劉文靜必說非。今番見討論由誰領兵援太原,劉文靜有心讓裴寂出醜,乃上前奏道:

“王世充稱帝,時欲攻我大唐,非秦王領兵與其對陣不可。劉武周依仗突厥,其本身沒有多大實力,派左僕射裴大人領兵前去,即可一戰定乾坤。”

裴寂素無武略,見劉文靜當眾點自己的將,有些慌張,但身為左僕射,又不好意思說自己不去,又不敢說自己去,正焦急間,劉文靜又進一步指出:

“裴大人乃晉陽元老功臣,又曾為晉陽宮監多年,瞭解晉陽的人情地貌,更兼裴大人多謀善斷,此番兵至太原,定可大獲全勝。”李淵一向溺愛裴寂,裴寂在他眼裡就像一朵花。他也覺得裴寂智謀不小,從晉陽起兵起,大大小小也經過多次戰鬥,此番出征宋金剛,當會沒有問題。於是在御座上欠了欠身子說:“如今國家正在用人之際,就請裴愛卿辛苦一趟吧。”

事已如此,裴寂只好應承下來,心裡卻暗罵劉文靜不得好死。李世民深知裴寂不是領兵打仗的料,此番去太原增援,必敗無疑。但不知出於什麼心理,李世民未加阻攔,聽任李淵當殿頒下了任命狀。

裴寂首次率兵單獨出征,李淵率百官至城外十里長亭相送,面和心不和的劉文靜執著裴寂的手說:

“為將之道,在於跑,若打不過敵人,莫忘‘逃跑’二字。”裴寂當即氣得說不出話來。大軍行不到廿裡,裴寂即於馬上修書一封,言劉文靜“……兵馬未發之時,惡言相譏、擾亂軍心”。派部下持書密奏李淵。

八月,裴寂率五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介休。宋金剛見來軍勢大,乃據城堅守。裴寂也不打算攻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屯軍在介休東南的度索原,人馬飲用山上流下來的澗水,倒也不缺吃不缺喝。

宋金剛見唐軍遠遠地躲在二十里開外,既不攻城,也不列陣,決定先發制人,主動出擊。九月,宋金剛親率一支部隊,悄悄運動到度索原後山上,堵塞上流,切斷澗水。澗水漸漸地斷流了,裴寂卻並不派探兵去察看上游,自我判斷已到了枯水季節,需移兵營另就水源。十二日,裴寂拔營而起,欲退往南邊的小明河。移營時,卻並不按兵家常規,派出探兵,作出戰鬥準備。當兵士們抬著帳篷、揹著鋪蓋等物資預備轉移時,突然從背後的小山上衝下大隊人馬,搖旗吶喊,直撲唐軍而來。一見這陣勢,裴寂嚇壞了。哆哆嗦嗦,未能組織有效的抵抗。兩軍相接,唐軍一觸即潰。裴寂身先士卒,率領親隨,奪命奔逃,一晝夜跑了二百多里路,竄至晉州以東。所部人馬,死亡慘重,不知所終。晉州以北城鎮皆失,惟有浩州獨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