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職場達人志,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數錢,覺得那錢是你團隊合作的成果。
所以,當你的老闆在臺上慷慨激昂地演說,當你的上司拍著你的肩膀,對你大談企業遠大目標、企業燦爛文化時,你臉上可以擺出崇拜和陶醉的表情,但頭腦一定要清醒。你要分析一下,這裡面,你的利益在哪裡?你能控制多少關鍵因素?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面對殘酷的現實(10)
最好的合作,就是大家都控制一點關鍵因素,誰也離不開誰,利益也就大家都沾一點,誰也不虧待誰。在西方,這是用制度來保證的,大家按制度做就行了,哪怕是大吵大鬧也沒關係。所以在西方與公司發生糾紛了,有人一邊在公司上班,一邊跟公司打官司,打輸了就走人,打贏了還繼續上班,並非奇事。在中國,光用制度控制是不夠的,有權術,有利益,還有感情,總之幾千年積累的手法太多了。只是歷史書從來不會明明白白告訴你真相,得你自己具有陳寅恪先生所說的“瞭解之同情”,方可有所領悟。
劉邦與項羽在鴻溝僵持那陣兒,項羽派武涉前往齊地遊說韓信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稱王齊地。韓信謝絕說:“我事奉項王多年,官不過是個郎中,位不過執戟之士。我的話沒人聽,我的計謀沒人用,所以才離楚歸漢。漢王劉邦授我上將軍印,讓我率數萬之眾,*給我穿,分飲食給我吃,而且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漢王如此親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會有好結果的。我至死不叛漢,請替我辭謝項王的美意。”
我們都知道劉邦並不是同性戀,那他為啥對韓信這麼好?因為他要成功,離不開韓信的軍事才能,他認識到韓信是他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所以他要動腦筋,讓這個必要條件服從自己,能被自己控制,能“團隊合作”。
如果看了韓信的真情表白,就以為劉邦的感情投資大獲成功,那你就錯了。韓信也不是傻子,劉老闆看中自己什麼,他是明白的,他自身的價值,他是清楚的,用蒯通的話說就是“當今劉邦和項羽的命運都取決於您。您幫漢王則漢王勝,您幫楚王則楚王勝”。韓信從小就是有野心的人,他不是沒考慮過三分天下自立為王的事,之所以不反,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次要的原因是反了也是做齊王,不反也是做齊王,利益差不多。雖然不反頭上還有個劉老闆,但自己遠在齊國,天高皇帝遠,還是很自在的。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實力不夠,同時劉邦對他設定了制約力量。韓信軍隊幾次被劉邦整編,無法形成只對自己忠實而不認劉邦的軍隊。同時下屬中有曹參、灌嬰這樣擁有獨立部隊的劉邦親信以及孔熙、陳賀這樣明則輔助自己實則為監視的副手。而韓信自己的親信在史書中幾乎沒有記載,可以肯定的是,韓信如果反叛,成功的把握並不大。
所以,韓信才會說得那麼動情那麼感人。他說給誰聽的?當然不是你我,而是帳外那些正屏息靜聽的劉邦的親信將領們。項羽的使者來勸反,無論自己怎麼想,劉老闆不可能不起疑心,萬一劉老闆覺得自己不可掌控,那下次劉邦急馳入營要取的,就不是兵符,而是他韓信的人頭了。所以,他一定要像戀愛中的男孩那樣,聲情並茂地表達自己對劉邦無比的依戀與忠誠,他要透過帳外那些人的口,把自己的態度傳遞到劉老闆那裡去,使老闆放心,使雙方的合作更加牢靠一些。
靠山還是冰山
職場中人往往想找個靠山,因為故老相傳:有了靠山,諸事皆宜。
老話總是沒錯的,只是靠上去之前,你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價值。在企業或者企業裡的小利益集團內部,一個人的地位都是按照價值來排序的。《水滸傳》裡宋江搞了個一百單八將排座次,好漢們坐第幾把交椅,主要是按照宋江認為這些人今後對梁山集團的價值來確定的,而並非像一般讀者認為的,完全根據個人能力或以往對梁山的貢獻來確定。比如白日鼠白勝,如果沒有他在黃泥崗上出神入化的表演,晁蓋等人就掘不到事業的第一桶金。但當他被官府抓走後,就有人提議任由他生死,理由是他熬不過刑、供出了晁蓋等人,然而真正的原因是他對梁山已經沒有實用價值了。但梁山仍然救了他,表面上看是出於義氣,實際上仍然是利益的考量,雖然不救他也無損梁山威名,因為是白勝自己違反江湖道義在先,但救白勝則可以向江湖證明,即使是對當了叛徒的弟兄,梁山也講仁義。這個口碑要是建立起來,好處就大了。所以,如果你對你的靠山沒有價值,你的投靠對你自己也就同樣沒有價值,你要防備著隨時都可能被犧牲掉。
第一章 面對殘酷的現實(1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