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部分,毛澤東與蔣介石,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他們也就避開周恩來走了。這在周恩來當天致中共中央書記處的電文中,寫得很清楚:宋堅請我們信任他,他願負全責去進行上述各項,要蔣、宋今日即走。張亦同意並願親身送蔣走。楊及我們對條件同意。

我們只認為在走前還須有一政治檔案表示,並不同意今天走、張去。但通知未到張已親送蔣、宋、宋飛往洛陽。

周恩來曾勸張學良,放蔣是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親送則不必。周恩來引用了一句格言,告誡張學良:“政治是鋼鐵般的無情!”周恩來見張學良仍未聽進去,又說:“蔣先生歷來只許文人反對他,決不允許武人反對他,鄧演達被暗殺就是一個證明。”但是,張學良仍堅持要親送蔣介石回南京。事後,周恩來對人說:“張漢卿就是看《連環套》看壞了,他不但要‘擺隊送天霸’,還要‘負荊請罪’啊!”二十年後,周恩來又曾談及此事,他說:“張漢卿親自送蔣介石走是個遺憾,無論如何,他是個千古不朽的人物了!”

一九九○年,張學良面對日本NHK電視臺記者的提問,回首往事,說及了自己親自送蔣的心態——

問:張先生,您是在“西安事變”後同蔣總統一起坐飛機去南京,結果受到審判。為什麼當時您會決定和他在一起呢?是有些什麼原因嗎?

張:我過去說過多次。我是一個軍人,應對自己行為負責。我去南京是為了請罪,請罪包括把我槍決。臨走,我把家都交給了我的一名學生,他是一個軍長。

我一當軍人的那天我父親就教導我說:“你要做軍人嗎?你要把腦袋割下來掛在褲腰帶上。”就是說你要隨時預備死。做軍人後我就真是隨時預備死。不過後來我對內戰非常厭惡。關於張學良為什麼親自陪蔣介石回南京?除了張學良自己所說的緣由外,一九九一年二期《海南師院學報》上唐若玲、陳封椿的文章,對其原因作了較全面的分析:

一、為了平息紛亂的局面以有利於國家民族。

二、避免夜長夢多,節外生枝。

三、共產國際及蘇聯對張、楊的責難。

四、張學良自認為能夠返回西安。

五、宋氏兄妹和蔣介石的擔保。

六、為國家民族將個人生死榮辱置之度外。

第三部分:西安鬥智毛澤東和蔣介石在聖誕之夜都未合一眼

夕陽把天空染得一片金黃。兩架飛機一前一後,從西安朝洛陽飛去。

蔣介石的專機,由美國人林納德駕駛。蔣介石坐在機艙右邊最前面的座位上。他把禮帽拉下來,蓋在臉上,一聲不響。蔣介石的沉默,使整個機艙裡的宋子文、宋美齡、黃仁霖、蔣孝鎮等也一聲不吭。傍晚五時二十分,飛機在洛陽機場著陸。毛邦初、祝紹周、王勳、劉海波等數百人已在機場迎候。首先走下飛機的是帶著微笑的宋美齡,緊接著是宋子文,然後才是由激動得流淚的侍從們扶著緩步而下的蔣介石。蔣介石依然沉默不語。走了幾步之後,他忽然對宋子文說了一句:“你去招呼漢卿!”

聖誕節之夜,蔣介石宿於洛陽軍官分校。晚上,蔣介石把在飛機上打好的腹稿,口授秘書陳布雷,命陳布雷於當夜揮就三千餘字的《對張楊的訓詞》,以便明日可在洛陽發表,而一到南京亦可馬上交給各報——二十七日南京各報果真都刊載了此文。此文實際上就是蔣介石回南京後對時局的宣告。

就在蔣介石口授《對張楊的訓詞》之際,在保安的窯洞裡,毛澤東正在反反覆覆研讀周恩來發來的急電。周恩來的電報中,除了報告了“張已親送蔣、宋、宋飛往洛陽”這一重大變化之外,還寫了自己對此事的評價:估計此事,蔣在此表示確有轉機,委託子文確具誠意,子文確有抗日決心與政院佈置。故蔣走張去雖有缺憾,但大體是轉好的。《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三十四頁,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毛澤東迅即對“蔣走張去”這一重大變化作出反應。

毛澤東發出了致彭德懷、任弼時的電報。這一電報,實際上是向中共黨內通報了“蔣走張去”情況以及他對時局的估計——彭、任:在五個條件下,恢復蔣之自由,以轉變整個局勢的方針,是我們提出的談判結果,蔣與南京左派代表完全承認。昨晚電恩來,待先決條件履行及局勢發展到蔣出後不再動搖才釋放。但他們今日已經釋放蔣介石,宋子文、張學良、宋美齡今日同機飛洛。依情勢看,放蔣是有利的,是否達成有利,當待證實後告。

野戰軍仍速開咸陽集中。

毛澤東

二十五日二十四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